学科分类
/ 1
4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嗜酸性肉芽肿性血管(EGPA)是一种少见的以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增多及血管外肉芽肿炎症为特征的系统性坏死性血管。可累及系统,如耳鼻喉、肺、肾、消化、心脏、周围神经等,但垂体受累并不多见。本文结合文献分析了1例EGPA继发垂体的诊治过程,以提高风湿免疫科医生对EGPA垂体受累的认识,有利于正确制定治疗方案,早期干预。

  • 标签: 血管炎 嗜酸性粒细胞 垂体炎
  • 简介:摘要 目的:比较局部膝关节腔穿刺治疗前后,骨关节患者高频超声下膝关节表现,从而评价治疗效果。方法:共 120例膝骨关节患者,共 200个膝关节纳入研究并进行关节超声检查。对比膝骨关节患者局部关节腔穿刺前及治疗后,患者膝关节髌上囊积液、滑膜形态结构变化、关节软骨厚度及软骨下骨质改变,腘窝囊肿变化等声像图的变化特征。同时收集患者治疗前后的膝关节主观疼痛的 VAS评分、骨关节功能评分 WOMAC指数,并分析两者与超声下影像变化之间的关系。结果: 160个膝关节积液较治疗前均明显减少,治疗后 200个膝关节中 160个膝关节腔未见无回声区;平均髌上囊滑膜厚度较治疗前呈不同程度的变薄, 120个膝关节软骨及 40个膝关节软骨下骨质破坏在治疗后无明显改变; 10个腘窝囊肿于治疗后消失, 1个囊肿明显变小。治疗后膝关节滑膜内的血流信号比治疗前的血流信号减少。治疗后患者膝关节疼痛的 VAS评分、 WOMAC指数均较前减低,且与关节积液的多少、滑膜的厚度、滑膜炎轻重呈正相关。结论:高频超声可清晰的观察膝骨关节患者髌上囊积液、滑膜、软骨及骨质破坏等改变,为临床药物治疗膝骨关节的疗效观察提供很好的影像学评价依据。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超声检查在类风湿性关节早期诊断及治疗疗效评估中的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1月期间我院治疗的30例类风湿性膝关节患者作为研究组,同时随机选取3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对两组同时进行超声检查,对两组膝关节滑膜增生、膝关节积液及血流信号进行对比,并对研究组患者治疗前后膝关节滑膜厚度、关节积液深度及滑膜内动脉血流阻力指数改善情况进行检查对比。结果研究所患者膝关节的滑膜增生率为80.0%;膝关节积液发生率为79.7%;血流信号出现率为82.0%。对照组未检查出膝关节滑膜增生、膝关节积液及血流信号,两组结果对比差异较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膝关节滑膜厚度、关节积液深度及滑膜内动脉血流阻力指数明显优于治疗前(P<0.05)。结论针对类风湿性关节患者的早期诊断及治疗疗效评估采用超声检查,可更好的获得患者的关节病变情况,并能准确查出患者治疗后的关节改善情况,为临床治疗提供有效的依据,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超声检查 类风湿性关节炎 诊断 疗效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