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2 个结果
  • 简介:光绪25年(1899)为支付甲午战后赔款及新军军饷,清政府派遣刚毅南巡江南、广东筹措资金。在刚毅南巡江南过程中,清理田赋是其政策的重要一环。此时苏南地区征收田赋的附加费同正额赋税比率可以达到0.53:1,附加费主要来自“浮收”与“短折”。士绅通常可以免除“浮收”,还可以通过“注荒”转移赋税负担。编制“版串”的方案有可能解决士绅规避赋税负担的问题,但没有为刚毅所采用,转而以提高总征收比例的方式达到了增加税收的目的。刚毅的清赋政策没有缓解苏南赋税负担中的不公平,反而凸显了巨大的财政压力下地方社会的困境,以田赋为主导的地方经费结构已经无力应对甲午战后的新局面。

  • 标签: 清赋 徐兆玮 版串 注荒 地方财政
  • 简介:十九世纪前半叶是苏南地方社会面临的一个特殊时期,一方面这里遭受频发的自然灾害的严重困扰,另一方面当地由于赋税制度的弊端而引发各种社会矛盾。在这种情况下,之前由官方主导的荒政制度衰落了,地方政府与民间都在寻求新的灾荒救济措施以应对这一特殊时代。因此,荒政在道光朝出现了新的变化。一方面,是商人、高层绅士大量兴建义庄,并更多地介入灾荒时期赈厂的经营,另一方面,是官方建立了新的仓储制度,即丰备义仓。出于规避超额税负的目的,一批普通绅士将土地捐入丰备义仓,这形成了义仓的经济基础。因此,丰备义仓是得到普通绅士支持并由布政使监管的新型仓储制度。丰备义仓制度的出现,是地方政府自我制度革新的努力,也体现了财政危机背景下,地方政府与绅士之间的竞争与相互利用。

  • 标签: 漕弊 义庄 林则徐 劝捐 义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