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1 个结果
  • 作者: 王金津 谢正德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1-03-21
  • 出处:《中华实验和临床病毒学杂志》 2021年第01期
  • 机构:国家儿童医学中心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 北京市儿科研究所感染与病毒研究室 中国医学科学院儿童危重感染诊治创新单元 国家呼吸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 儿科重大疾病研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儿童呼吸道感染性疾病研究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045
  • 简介:摘要β属冠状病毒(human coronavirus, HCoV)包括HCoV-OC43、HCoV-HKU1、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coronavirus, SARS-CoV)、中东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Middle East respiratory syndrome coronavirus, MERS-CoV)和2019新型冠状病毒(2019 novel coronavirus, 2019-nCoV),其中SARS-CoV、MERS-CoV和2019-nCoV为高致病性HCoV,其跨种传播和流行对人类造成重大危害,对全球公共卫生及经济造成巨大损失,但相对于成人病例,儿童感染病例较少、临床表现较轻、预后较好,原因尚不清楚。本文对5种β属HCoV感染特点进行综述,比较儿童与成人病例的异同点并探讨其可能原因,以期为全面认识β属HCoV感染提供参考信息。

  • 标签: 冠状病毒 人冠状病毒OC43 人冠状病毒HKU1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 中东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 2019新型冠状病毒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自2019年12月以来,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感染在全球肆虐已2年余。我国始终采取科学有效的防控措施并取得一定成功,但随着SARS-CoV-2的不断变异和境外输入病例,导致疫情防控工作更加艰巨、复杂。随着变异株的变化,儿童病例数量也出现了变化,并且出现了一些新的特殊症候和并发症,这为我国儿童SARS-CoV-2感染的防治提出了新的课题。本共识在《儿童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诊断、治疗和预防专家共识(第三版)》的基础上,根据新变异株的特点,对其病原学、病理学、发病机制等进行阐述,总结儿童病例的临床特点和诊疗经验,就儿童病例实验室检查、诊断、治疗和防控等提出建议,为进一步加强对我国儿童SARS-CoV-2感染的防治提供参考。

  • 标签: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 儿童 诊断 治疗 预防 共识
  • 简介:摘要新型冠状病毒(2019 novel coronavirus,2019-nCoV)感染疫情是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之一。自新冠疫情发生以来,我国一直采取严格的防控措施,并取得了令全世界瞩目的阶段性防控成果,但仍有境外输入病例及区域性散发病例被发现,甚至发生短时区域性流行,显示疫情防控形势仍然严峻。随着18岁以下儿童发病比例和病例数量的变化,儿童患者出现了一些新的特殊症候和并发症,加之随着病毒变异的发生,不仅备受各方关注和高度重视,而且也为我国儿童2019-nCoV感染的防治提出了新的课题。本共识在《儿童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诊断、治疗和预防专家共识(第二版)》的基础上,总结儿童病例临床疾病特点和诊疗经验,就儿童病例诊断标准、实验室检查、治疗和防控等提出建议,为进一步指导儿童2019-nCoV感染的救治工作提供参考。

  • 标签: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 儿童 诊断 治疗 预防 共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人腺病毒7型(human adenovirus type 7,HAdV-7)感染对于炎症小体激活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免疫荧光检测HAdV-7对于THP-1分化的巨噬细胞的感染;应用ELISA方法检测HAdV-7感染对于IL-1β的激活;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病毒感染对于NLRP3、pro-IL-1β、caspase-1等mRNA表达的影响;蛋白质免疫印迹实验(western blot,WB)检测病毒感染后细胞内NLRP3、pro-IL-1β的表达及上清中caspase-1和IL-1β蛋白表达情况。结果免疫荧光检测显示HAdV-7可感染THP-1分化的巨噬细胞,WB显示HAdV-7感染诱导细胞内pro-IL-1β蛋白表达上调,ELISA检测表明HAdV-7感染可诱导IL-1β的分泌表达(MOI=0.5,P=0.0008)。使用Ac-YVDK-cmk抑制caspase-1表达后,HAdV-7感染上清中IL-1β的表达被明显抑制(P=0.0025);HAdV-7感染caspase-1缺陷的THP-1分化的巨噬细胞,IL-1β的表达同样被显著抑制(P=0.0191)。荧光定量PCR检测HAdV-7感染可以诱导细胞内pro-IL-1β和NLRP3 mRNA表达上调(NLRP3:P=0.0004;pro-IL-1β:P=0.0007),同时WB显示HAdV-7可以诱导细胞内pro-IL-1β和NLRP3蛋白表达上调;使用NLRP3特异性抑制剂MCC950处理细胞,可抑制HAdV-7感染的细胞上清中IL-1β的表达(P=0.0027); HAdV-7感染NLRP3缺陷的THP-1分化的巨噬细胞,IL-1β的表达被明显抑制(P=0.0189)。分别使用TLR2、TLR4、TLR7/9信号传导抑制剂,抑制HAdV-7感染THP-1分化的巨噬细胞,结果显示抑制TLR4信号传导,细胞上清中IL-1β的表达水平有明显下调(P=0.0122);使用ROS抑制剂、组织蛋白酶B抑制剂,或抑制K+外流,分别处理HAdV-7感染THP-1分化的巨噬细胞,结果显示抑制组织蛋白酶B(P=0.0292),或抑制K+外流时(KCl, P=0.0022;Glibenclamide, P=0.0275),细胞上清中IL-1β的表达水平有明显下调。结论HAdV-7感染THP-1细胞激活NLRP3炎症小体,NLRP3炎症小体激活的第一信号通过Toll样受体4(TLR4)信号传导,第二信号主要通过半通道模型介导K+外流的和溶酶体破坏模型释放组织蛋白酶B的激活NLRP3炎症小体。

  • 标签: 人腺病毒7型 NLRP3炎症小体 IL-1β TLR4 组织蛋白酶B
  • 作者: 谢正德 郑跃杰 卢根 薛凤霞 申昆玲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2-12-13
  • 出处:《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2022年第07期
  • 机构:国家儿童医学中心,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北京市儿科研究所,中国医学科学院儿童危重感染诊治创新单元,国家呼吸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儿科重大疾病研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儿童呼吸道感染性疾病研究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045,深圳市儿童医院呼吸科,深圳 518038,广州医科大学附属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呼吸科,广州 510623,国家儿童医学中心,国家呼吸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呼吸科,北京 100045,深圳市儿童医院呼吸科,深圳 518038 国家
  • 简介:摘要呼吸道合胞病毒(respiratory syncytial virus,RSV)是导致1岁以下婴儿罹患下呼吸道感染(lower respiratory tract infection,LRTI)的首要病毒病原,严重危害婴儿健康。大部分(约80%)RSV感染的LRTI住院婴儿是足月出生的健康婴儿。目前国内RSV预防和治疗领域,尚无有效药物或预防手段。新型全人源长效单克隆抗体Nirsevimab具有较强中和RSV能力、超长半衰期,通过单剂注射,即可为所有婴儿在第1个RSV流行季提供快速直接的免疫保护,预示预防婴儿RSV感染新时代即将来临。

  • 标签: 呼吸道合胞病毒 婴儿 长效单克隆抗体 Nirsevimab
  • 简介:摘要2023年1月8日起,我国将2019新型冠状病毒病(COVID-19)列为法定乙类传染病管理范畴,并按照乙类管理。鉴于目前奥密克戎变异株为我国主要流行病毒株,为与时俱进地指导儿童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感染的救治工作,参考《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诊疗方案(试行第十版)》《儿童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诊断、治疗和预防专家共识(第四版)》和儿科相关病毒感染诊疗策略,特制订《儿童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诊断、治疗和预防专家共识(第五版)》,对相关病原学、流行病学、致病机制、临床表现、辅助检查、诊断、治疗等内容进行了相应更新,新增了COVID-19相关脑病、暴发性心肌炎等严重并发症的救治要点,供临床参考。

  • 标签: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 儿童 奥密克戎变异株 诊断 治疗 预防 共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对一种六重呼吸道病毒real-time PCR试剂在儿童急性下呼吸道感染病毒病原检测中的应用效果进行评价。方法采用多重荧光探针real-time PCR法,对下呼吸道感染患儿的300份鼻咽拭子进行常见6种呼吸道病毒检测(甲型/乙型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腺病毒、副流感Ⅰ型和副流感Ⅲ型病毒),并应用液相悬浮芯片试剂进行对比检测;另外对136份免疫荧光法抗原检测阳性的下呼吸道感染患儿鼻咽抽吸物标本进行验证分析。结果300份鼻咽拭子中,该六重荧光探针real-time PCR试剂检出阳性标本173例,液相芯片法检出阳性标本159例,该real-time PCR试剂检出率高于液相芯片法。此外,在136份抗原检测阳性标本中,该试剂还检测出22例抗原法未检到的2种或2种以上病毒病原混合感染样本。结论该多重呼吸道病毒real-time PCR试剂在儿童下呼吸道病毒病原检测中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特异性,在儿童下呼吸道感染的临床诊疗方面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

  • 标签: 儿童 多重荧光探针real-time PCR 急性下呼吸道感染 病毒
  • 作者: 朱云 张林琳 段亚丽 谢正德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2-12-13
  • 出处:《中华预防医学杂志》 2022年第02期
  • 机构:国家儿童医学中心 国家呼吸系统临床医学研究中心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 儿科重大疾病研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中国医学科学院儿童危重感染诊治创新单元 儿童呼吸道感染性疾病研究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北京市儿科研究所感染与病毒研究室,北京 100045,国家儿童医学中心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感染与病毒研究室,北京 100045
  • 简介:摘要目的原核表达人腺病毒(HAdV)7型DNA结合蛋白(DBP),制备DBP蛋白多克隆抗体。方法合成HAdV-7 DBP基因并克隆至pET30a载体,转化大肠杆菌BL21(DE3)感受态细胞,IPTG诱导进行原核表达。经镍离子金属螯合层析纯化后免疫家兔制备多克隆抗体,使用间接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该抗体效价;使用Western blotting方法与间接免疫荧光方法(IFA)检测抗体特异性。以rDBP包被ELISA反应板使用间接ELISA对HAdV感染儿童急性期血清中抗DBP蛋白IgM和IgG抗体进行检测。结果成功构建HAdV-7 DBP原核表达载体,表达的重组DBP蛋白经镍柱亲和层析纯化后纯度>95%,间接ELISA方法测得制备的多克隆抗血清的抗体效价为1∶1 024 000,Western blotting方法和IFA方法显示该抗体具有较高的特异性,间接ELISA方法检测HAdV感染儿童 急性期血清中抗DBP蛋白IgM和IgG抗体的阳性率分别为50.0%(19/38)和63.2%(24/38)。结论成功构建HAdV-7 DBP蛋白的原达表达载体,获得了HAdV-7型DBP重组蛋白和高效价的兔多克隆抗体。

  • 标签: 人腺病毒7型 DNA结合蛋白 原核表达 多克隆抗体
  • 作者: 王然 张林琳 田娇 刘梦佳 谢正德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2-12-13
  • 出处:《中华实验和临床病毒学杂志》 2022年第03期
  • 机构:国家儿童医学中心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 北京市儿科研究所感染与病毒研究室 中国医学科学院儿童危重感染诊治创新单元 国家呼吸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 儿科重大疾病研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儿童呼吸道感染性疾病研究北京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045
  • 简介:摘要病毒感染性/传染性疾病是严重影响人类生命健康的一类重大疾病,新发和突发传染病中也以病毒性居多。快速准确的病毒病原检测对于该类疾病的临床诊疗和预防控制具有重要意义。病毒核酸检测作为一种重要的辅助诊断方法,具有灵敏度高和特异性强等优势,现已成为明确病因、确定治疗方案、评估治疗效果和预后的重要手段。基于聚合酶链式反应、等温扩增技术和基因组测序等一系列方法已成功应用于病毒核酸检测。本文将从目前临床常用的病毒核酸检测方法与应用,以及结果解读中需注意的问题等方面进行讨论,助力病毒感染性/传染性疾病的精准诊断与治疗。

  • 标签: 病毒 核酸检测 临床 应用
  • 简介:摘要目前新型冠状病毒(简称新冠病毒)感染仍在世界范围内流行,截至2021年9月10日,全球新冠病毒病(corona 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确诊病例已经达到2.22亿、死亡人数近460万。随着新冠病毒疫苗研制并在世界范围内逐步广泛应用,未接种疫苗的儿童和青少年人群病例的增加值得关注。据世界卫生组织监测数据显示,儿童新冠病毒感染病例的占比逐渐增加,<5岁和5~14岁年龄组病例的占比从2020年1月的1.0%和2.5%分别升高至2021年7月的2.0%和8.7%。全球已经有几十亿成年接种各种类新冠病毒疫苗,已证实其保护作用包括减少感染和传播、降低重症和住院、减少死亡等,也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加拿大、美国、欧洲等多国陆续批准在12~17岁的儿童和青少年紧急接种新冠病毒mRNA疫苗,我国也已经批准3~17岁儿童按照梯次逐步推进新冠病毒灭活疫苗接种。为了顺利推进和实施新冠病毒疫苗在儿童的接种工作,国家呼吸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国家儿童医学中心、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等学术机构组织相关专家对儿童新冠病毒疫苗接种形成了该共识。

  • 标签: 新型冠状病毒 儿童 疫苗接种 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新型冠状病毒(简称新冠病毒)感染仍在世界范围内流行。儿童作为弱势群体,也出现了重症和死亡病例,在当前严峻的疫情下应做好对儿童的防护。随着新冠病毒疫苗在成人的广泛接种,感染率大大降低。因此,循序渐进地给儿童群体进行新冠病毒疫苗接种,对于儿童的防护以及整体新冠疫情的防控均具有重要意义。对于儿童接种新冠病毒疫苗的安全性是家长及医务工作者共同关注的问题。因此,为保证接种的安全性及接种工作的顺利实施,国家呼吸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国家儿童医学中心、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等学术机构组织相关专家就家长关心的针对儿童接种新冠病毒疫苗的关键问题和注意事项进行了汇总和解读,以期解答家长心中的疑惑。

  • 标签: 新型冠状病毒疫苗 儿童 科普解答
  • 作者: 赵宏伟 谢正德 许黎黎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1-09-05
  • 出处:《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2021年第15期
  • 机构:国家儿童医学中心,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北京市儿科研究所感染与病毒研究室,中国医学科学院儿童危重感染诊治创新单元,国家呼吸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教育部儿科重大疾病研究重点实验室,儿童呼吸道感染性疾病研究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045
  • 简介:摘要流感病毒一般引发呼吸道疾病,近年来,流感病毒引起的一些呼吸道外临床表现也逐渐引起人们关注。其中流感病毒相关性脑病/脑炎(IAE)病死率高,是引起流感病毒感染危重病例死亡的重要原因,治愈者通常存在神经系统后遗症。目前国际上对于IAE的认识普遍较少,现从临床表现、流行病学资料、危险因素、分类、治疗、预后与机制研究等方面系统回顾近年来在IAE取得的进展,以期加深对本病的认识。

  • 标签: 流感病毒 脑病 脑炎 中枢神经系统 机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的病毒血清特异性抗体检测与呼吸道病毒核酸检测结果的一致性,以指导其临床应用。方法109例经鼻咽拭子标本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诊断为病毒感染的社区获得性肺炎患儿,采集其急性期和恢复期血清标本,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呼吸道常见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腺病毒、甲型流感病毒、乙型流感病毒和副流感病毒)特异性IgM抗体,比较病毒血清特异性抗体检测与呼吸道病毒核酸检测结果的一致性。结果109例呼吸道病毒核酸检测阳性的社区获得性肺炎患儿中,共14例对应病毒急性期血清特异性IgM阳性,占12.8%;综合急性期和恢复期血清病毒特异性抗体检测结果,17例对应病毒血清特异性IgM抗体阳性,占15.6%。一致性分析显示呼吸道合胞病毒、腺病毒、甲型流感病毒、乙型流感病毒和副流感病毒急性期血清特异性IgM抗体检查结果和呼吸道标本核酸检测结果相比,Kappa值分别为-0.033、-0.003、0.053、-0.024、-0.053;综合急性期和恢复期血清病毒特异性抗体检测结果,呼吸道合胞病毒、腺病毒、甲型流感病毒、乙型流感病毒和副流感病毒总的血清特异性IgM检查结果和呼吸道标本核酸检测结果相比,Kappa值分别为0.040、-0.053、0.065、-0.030、-0.018,Kappa值均小于0.4,说明两种方法的检测结果一致性差。结论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血清免疫学病毒特异性IgM抗体检测与呼吸道标本病毒核酸检测结果的一致性差,提示血清免疫学病毒特异性抗体检测不适宜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的病毒病原诊断。

  • 标签: 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 呼吸道病毒 核酸检测 血清特异性抗体检测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M)患儿血清抗EB病毒(EBV)抗体谱类型,分析抗EBV衣壳抗原(VCA)免疫球蛋白(IgG)抗体亲合力检测在诊断IM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5月至2019年5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诊断为IM的150例住院患儿的血清抗EBV抗体谱结果及血浆EBV核酸检测结果,抗EBV抗体谱包括抗VCA IgG和IgM,抗早期抗原(EA)IgA,抗EBV核抗原(EBNA)IgG和VCA IgG抗体亲合力。抗EBV抗体谱的检测方法为酶联免疫吸附法,血浆EBV核酸检测使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结果150例IM患儿中抗EBV抗体谱大致可分为2种类型:1.抗VCA-IgM/IgG阳性、抗EBNA-IgG阴性和抗VCA-IgG低亲合力抗体阳性130例(86.7%),其中抗EA-IgA阳性50例;2.抗VCA-IgM阴性,抗VCA-IgG阳性、抗EBNA-IgG阴性和抗VCA-IgG低亲合力抗体阳性18例(12.0%),其中EA-IgA阳性5例。132例患儿进行了血浆EBV DNA检测,阳性率37.9%(50/132例)。结论儿童IM患者血清抗EBV抗体谱呈现多种类型,12.0%的IM患儿住院时抗VCA-IgM阴性,依靠抗VCA-IgG抗体亲合力检测可明确诊断。

  • 标签: EB病毒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抗体亲和力
  • 作者: 江洁 赵林清 穆敏 王文洋 徐瑾 蔡亮 谢正德 朱贞 张燕 周杉杉 冯意 毛乃颖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2-12-13
  • 出处:《中华实验和临床病毒学杂志》 2022年第02期
  • 机构: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医学病毒和病毒病重点实验室 世界卫生组织西太平洋地区麻疹/风疹参比实验室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病毒病预防控制所麻疹室,北京 102206,首都儿科研究所病毒研究室,北京 100020,安徽理工大学医学院免疫学教研室,淮南 232001,河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免疫预防与规划所,郑州 450016,湖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微生物检验科,长沙 410005,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 北京市儿科研究所感染与病毒研究室,北京 100045
  • 简介:摘要目的基于血凝素-神经氨酸酶蛋白(hemagglutinin-neuraminidase,HN)基因分析我国流行人副流感病毒3型(human parainfluenza virus 3, HPIV3)的基因变异规律和进化特征。方法采用多重荧光PCR方法对2007—2020年5个省市(北京、浙江、安徽、河南、湖南)急性呼吸道感染病例的咽拭子标本进行常见病原体核酸筛查,对HPIV3阳性标本进行HN基因序列测定,与GenBank数据库的国外和我国10个省的HPIV3流行代表株HN基因序列进行比对,应用多种生物信息学方法开展分子进化分析。结果本研究期间从5个省市共获得49株HPIV3的HN基因序列,核苷酸同源性在96.6%~100%之间,其中48株为C3基因亚型,1株为C5基因亚型。系统进化分析显示,我国12个省市在2003—2020年间存在C1、C3和C5基因亚型的毒株共流行,毒株间核苷酸和氨基酸同源性分别为95.4%~99.8%和97.9%~100%,其中C3是我国的优势流行基因亚型,分属于C3a、C3b、C3c、C3e和C3f进化分支,以C3f的传播范围和流行时间最为广泛。对C3基因亚型的进化分析显示,其最近共同祖先形成时间(tMRCA)可追溯到1990年,有效群体规模在2002—2010年间逐渐扩张而后趋于平稳;C3各进化分支HPIV3的HN基因进化速率在3.69×10-4~5.82×10-4替换/位点/年之间;C3基因亚型毒株HN蛋白共享N308、N351、N485和N523潜在N-糖基化位点,选择压力以负向选择为主。结论C3基因亚型是我国的本土优势HPIV3流行型别,形成了广泛传播和持续流行态势,并在流行过程中形成多个进化分支共同循环。

  • 标签: 人副流感病毒3型 血凝素-神经氨酸酶蛋白 基因特征 贝叶斯进化分析
  • 简介:摘要急性呼吸道感染是儿童最常见的感染性疾病,严重威胁儿童生命健康。快速准确的病原学诊断对于该类疾病的临床诊疗及防控具有重要意义。核酸检测方法因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特异性,得以快速地在临床推广应用,成为呼吸道感染病原体诊断的主要方法。为规范儿童呼吸道感染病原体核酸检测的临床应用,提升病原体的诊断水平,特组织相关领域专家,撰写《儿童呼吸道感染病原体核酸检测专家共识》,以指导儿童呼吸道感染病原体的核酸检测,整体提升儿童呼吸道感染病原体的诊断能力。

  • 标签: 儿童 急性呼吸道感染 病原体 核酸检测 共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石家庄市及周边地区儿童病毒性脑炎及脑膜炎的病原学特点,同时研究病原学与临床表现之间的联系。方法随机收集石家庄市及周边地区于河北省儿童医院神经内科诊断为病毒性脑炎及脑膜炎(2018年1~12月)的住院患儿脑脊液标本132例,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对脑脊液中的4种病毒核酸进行检测。采用SPSS 21.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32例患儿中男性78例,女性54例,男女性别比为1.44∶1。各年龄组的性别构成不具统计学差异(χ2=3.901,P=0.272)。132例患儿中,发热体征的121例、头痛症状的109例、呕吐症状的92例、脑电图(electroencephalogram,EEG)异常的17例、头部磁共振(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异常15例。病毒被检出的80例,77例为肠道病毒(enterovirus,EV),有2例为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aricella-zoster virus,VZV),1例为人疱疹病毒I型(human herpesvirus type I, HHV-I)。其中1~3岁年龄组EV检出率为66.67%,4个年龄组(<1岁、1~3岁、3~6岁、>6岁)的EV检出率无显著差异(χ2=3.147,P=0.369);夏(6月、7月、8月)秋(9月、10月、11月)季节的EV检出率分别为65.52%及70.83%,明显高于春季(3月、4月、5月)及冬季(12月、1月、2月)的33.33%及0.00%,且存在统计学差异(χ2=22.504,P=0.000)。EV阳性和非EV阳性患儿发热、头痛、呕吐阳性率无显著差异(P>0.05)。EV阳性和非EV阳性患儿EEG、头部MRI检查异常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2018年石家庄市及周边地区儿童病毒性脑炎及脑膜炎的主要病原体为EV,其在夏秋季检出率高。

  • 标签: 病毒性脑炎及脑膜炎 病原学 肠道病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