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4 个结果
  • 简介:摘要耳畸形病因不明、临床表现多样且分型复杂,目前缺乏统一的诊疗规范。耳畸形的治疗除采用传统的经典手术方式外,近来一些新的术式也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作者结合患者不同的临床特征,对目前国内外耳畸形的治疗方案进行总结,为合理选择手术方案提供依据。

  • 标签: 杯状耳 耳廓畸形 手术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同氧浓度在不同培养时间对兔耳软骨细胞增殖、凋亡和迁移功能的影响。方法日本大耳白兔6只,取其双侧耳廓软骨,进行细胞培养,以第2代软骨细胞进行实验。实验分为5组:A组于常氧(氧浓度为21%)条件下培养软骨细胞(对照组),B组于5%氧浓度下培养软骨细胞12 h,C组于5%氧浓度下培养36 h,D组于1%氧浓度下培养12 h,E组于1%氧浓度下培养36 h。培养完毕后进行观察,CCK-8法检测各组细胞增殖能力(吸光度A值),绘制细胞增殖曲线;Annexin V-FITC细胞凋亡检测试剂盒联合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率;细胞划痕实验结合相对面积法检测各组细胞迁移能力。多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2组间比较采用LSD-t法,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在细胞增殖方面,培养至第6天,A、B、C、D、E组吸光度A值分别为1.38±0.29、1.59±0.27、1.37±0.22、2.06±0.64、2.23±0.56,5组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207,P=0.012),其中D组和A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487,P=0.022),E组和A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095,P=0.006)。在第7天,5组的吸光度A值依次为1.72±0.30、2.26±0.44、2.30±0.29、2.49±0.73、2.74±0.54,5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948,P=0.046),D组和A组(t=-2.480、P=0.022)、E组和A组(t=-3.287、P=0.004)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在细胞凋亡方面,A、B、C、D、E组细胞凋亡率依次为(2.97±1.14)%、(3.92±1.14)%、(3.38±0.83)%、(1.54±0.50)%、(0.99±0.59)%。5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7.957,P=0.001),其中D组与A组(t=-2.300、P=0.036)、E组与A组(t=-3.180、P=0.006)、B组与D组(t=3.812、P=0.002)、C组与E组(t=3.832、P=0.002)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在细胞迁移方面,划痕后12 h,A、B、C、D、E组细胞迁移率依次为(13.10±3.32)%、(9.23±3.56)%、(10.60±2.03)%、(13.33±1.72)%、(15.32±4.72)%。5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278,P=0.027),其中D组与B组(t=2.183、P=0.039)、C组与E组比较(t=-2.513、P=0.0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划痕后24 h,5组细胞迁移率依次为(19.7±2.97)%、(16.62±3.30)%、(18.99±2.61)%、(20.92±5.18)%、(25.29±5.83)%,5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513、P=0.021),其中E组与A组(t=2.315、P=0.029)、E组与C组(t=2.609,P=0.015)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当培养时间超过12 h时,与氧浓度为5%和21%时相比,1%氧浓度可使兔耳软骨细胞增殖能力更强、凋亡率更低、迁移率更高,且氧浓度高低对兔耳软骨细胞生物学特性的影响大于干预时间长短的影响。

  • 标签: 软骨细胞 组织工程 细胞增殖 细胞凋亡 细胞运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原纤维蛋白1(FBN1)在猪耳软骨细胞工程化软骨组织中的表达情况,以及过表达FBN1后对软骨细胞表型和细胞外基质表达的影响。方法取3只长枫杂交猪单侧耳廓软骨,提取软骨细胞扩增至第2代,以6.0×107/ml的密度(200 μl)接种于直径为10 mm、厚2 mm的聚羟基乙酸-聚乳酸(PGA-PLA)支架材料上,体外培养5周,构建9块细胞材料混合物组织块;将6块细胞材料混合物植入3只裸鼠体内,每只2块,培养10周,构建工程化软骨组织6块。HE染色分别检测3块体外培养5周的细胞材料混合物及裸鼠体内培养10周后的组织工程化软骨形态;取3块2 cm×1 cm大小的另一侧猪耳软骨组织及3块1.0 cm×0.5 cm大小的工程化软骨组织提取RNA,通过qPCR检测二者FBN1 mRNA表达差异;取0.5 cm×0.5 cm大小的另一侧猪耳软骨组织及工程化软骨组织各3块,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二者FBN1在蛋白水平的表达及分布差异;在第2代猪耳软骨细胞中转染空载体质粒及FBN1过表达质粒,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软骨细胞外基质相关基因的表达变化,实验重复3次。所得数据用Graph Pad Prism 6.0进行双尾非配对t检验分析,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HE染色结果显示:体外培养5周时,工程化软骨组织中可见大量软骨细胞及小的软骨陷窝,体内培养10周后,工程化软骨组织中形成明显软骨陷窝;工程化软骨组织FBN1 mRNA的相对表达量(0.001 41±0.000 28)较正常猪耳软骨组织(0.003 58±0.000 34)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913,P=0.008);正常组织中FBN1分布于软骨陷窝及软骨膜处,而工程化软骨组织中多分布于软骨膜处,越接近软骨组织中心越少;FBN1过表达组中FBN1 mRNA相对表达量为0.018 03±0.000 64,而空载体对照组为0.006 13±0.001 0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9.708,P<0.001);过表达FBN1后软骨细胞SOX9、COL2A1、ACAN等软骨相关基因的相对表达量与对照组相比分别增加了1.273±0.071、1.315±0.104、1.928±0.280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874、3.311、3.044,P=0.018、0.001、0.038)。结论猪耳软骨工程化软骨组织中FBN1 mRNA表达量及蛋白表达量显著低于正常耳软骨组织;体外实验显示FBN1促进软骨细胞COL2A1、ACAN等软骨相关基因的表达。

  • 标签: 组织工程 软骨 原纤维蛋白1 软骨细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