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2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脂肪变性肝对儿童活体肝移植者的安全性及受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20年12月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器官移植中心儿童器官移植科完成的814例儿童活体肝移植中者和受者的临床资料。根据肝是否存在脂肪变性将者和受者分为非脂肪变性肝组(n=733)和脂肪变性肝组(n=81),根据脂肪变性程度将脂肪变性肝组再分为轻度及中度脂肪变性两个亚组。非脂肪变性肝组者中,男性307例,女性426例,中位年龄30岁(范围:18~57岁);受者中男性351例,女性382例,中位年龄7个月(范围:4个月至14岁)。脂肪变性肝组者中,男性41例,女性40例,中位年龄31岁(范围:22~51岁);受者中男性34例,女性47例,中位年龄8个月(范围:5个月至11岁)。术后通过门诊复查、问卷调查等方法对受者进行定期随访。分别使用t检验、Wilcoxon秩和检验、重复测量方差分析、χ2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对各组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采用Kaplan-Meier法绘制各组中受者和移植物生存曲线,并应用Log-rank检验比较脂肪变性肝组和非脂肪变性肝组受者生存率和移植物存活率。结果两组者性别分布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32),年龄、血型分布、体重、体重指数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脂肪变性肝组与非脂肪变性肝组比较,者术后1、2、5 d及1个月时肝功能指标ALT、AST的恢复无明显差异(P值均>0.05),但手术时间更长[(294±75)min比(264±81)min,t=3.149,P=0.002],术后胆瘘[3.7%(3/81)比0.5%(4/733),P=0.025]和切口延期愈合[7.4%(6/81)比2.0%(15/733),P=0.013]比例增加。两组受者性别分布、年龄、血型分布、身高、体重及儿童终末期肝病模型评分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脂肪变性肝组与非脂肪变性肝组相比,受者术后2周内肝功能指标ALT、AST及总胆红素的变化无差异(P值均>0.05),两组受者累积生存率均为96.3%,移植物累积存活率分别为96.3%和95.5%(P值均>0.05),两组受者主要并发症发生率的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轻度与中度脂肪变性肝组相比,受者肝功能指标恢复情况均无差异(P值均>0.05),受者累积生存率均为95.9%,移植物累积存活率均为1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92)。结论轻中度脂肪变性肝应用于儿童活体肝移植时,者手术时间延长,胆瘘、切口延期预后等并发症的发生率增加,但对受者术后总体恢复无明显影响,预后良好。

  • 标签: 肝移植 儿童 脂肪变性供肝 活体供者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小月龄肝在儿童肝移植中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接受器官捐献的101例儿童肝移植者和受者临床资料。受者男46例,女55例;月龄5.8~40.5个月,中位月龄9.0个月。根据者月龄,将受者分为极小月龄组(26例)、小月龄组(22例)和正常月龄组(53例)。受者家属均签署知情同意书,符合医学伦理学规定。对受者围手术期情况、术后并发症以及移植物和受者生存率进行比较分析。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生存分析采用Log-rank检验。结果极小月龄组肝动脉血栓形成发生率38%(10/26),明显高于正常月龄组的13%(7/53) (χ2=6.6,P<0.017)。极小月龄组术后小肝综合征发生率23%(6/26),小月龄组和正常月龄组无发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极小月龄组急性排斥反应发生率为4%(1/26),明显低于小月龄组的27%(6/22) (χ2=5.3,P<0.017)。3组术后3年移植物存活率分别为88.5%、95.5%和90.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4,P>0.05)。3组受者术后3年累积生存率分别为92.3%、95.5%和94.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2,P>0.05)。结论小月龄肝移植物可安全用于经过严格筛选的儿童肝移植受者,受者动脉血栓形成和小肝综合征发生率高,但总体生存无影响,且具有一定的免疫耐受优势。

  • 标签: 儿童 肝移植 小月龄供肝 血栓形成 小肝综合征 急性排斥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