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应用高分辨率光学相干断层扫描仪(Cirrus-HD OCT)测量服用乙胺丁醇(EMB)的结核病患者视盘周围视网膜神经纤维层(p-RNFL)厚度和黄斑区神经细胞-内丛状层(GCIPL)的厚度,探讨EMB对视网膜神经细胞的损害特点,评估高分辨率OCT在早期诊断中毒性视神经病变(EON)中的价值。方法:病例对照研究。收集2018年1月至2019年3月就诊的服用EMB等抗结核药物的结核患者60例,剔除2例发病半年以上视神经萎缩者和9例合并其他眼底病变者,其中6例(12眼)确诊为EON纳入EON组,另43例(85眼)服药后视功能正常者纳入服药组,选择41例(82眼)与服药组年龄、性别匹配的正常人群纳入对照组1,另选择13例(26眼)与EON组年龄、性别匹配的正常人群纳入对照组2。对服药组和对照组1,EON组和对照组2,分别进行p-RNFL平均值及鼻、下、颞、上4个象限厚度的比较,以及黄斑GCIPL层平均厚度,GCIPL最小厚度及GCIPL鼻上、鼻下、下方、颞下、颞上、上方6个区域厚度的比较,分别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与对照组1相比,服药组p-RNFL的平均厚度和鼻、下、颞、上4个象限的厚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GCIPL层除了颞下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GCIPL的平均厚度、最小厚度、鼻上、鼻下、下方、颞上、上方区域均明显变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149、-2.880、-3.816、-3.697、-2.646、-2.231、-2.323,P<0.05)。与对照组2相比,EON组的p-RNFL在鼻侧和下方增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452、2.314,P<0.05),GCIPL层在鼻上、鼻下、下方、颞下、颞上和上方均变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809、-2.622、-2.806、-2.461、-2.887、-3.478,P<0.05)。结论:高分辨率OCT能精确测量GCIPL厚度,更直接观察到视网膜神经细胞的损害及其程度,结合p-RNFL和黄斑GCIPL厚度的测量,可帮助早期诊断EON。

  • 标签: 高分辨率光学相干断层扫描仪 视盘周围视网膜神经纤维层 神经节细胞-内丛状层 乙胺丁醇 中毒性视神经病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