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肝动脉造影CT(CTHA)引导下经皮穿刺射频消融治疗肝细胞癌的可行性。方法前瞻性纳入河南省肿瘤医院2019年7月至2021年5月诊断为原发性肝癌拟行射频消融治疗的患者44例,其中33例为初治患者、8例为消融术后复发患者、3例为外科切除术后复发患者。术前增强MRI测量的肝细胞癌长径为5~44(17±8)mm。所有患者均先在DSA手术室经右股动脉置入5 F眼镜蛇导管或5 F肝管,插管至肝总动脉或肝固有动脉,随后将患者转运至CT手术室。经肝动脉留置导管高压注射对比剂,行CTHA引导下经皮肝细胞癌射频消融。靶病灶及周边至少5 mm的安全边缘在CTHA显示为无强化的消融坏死区域作为消融终点。消融结束后拔针时消融针道,最后拔除动脉导管及导管鞘。采用Wilcoxon秩和检验比较术前MRI和消融前CTHA发现的病灶数量,统计CTHA引导射频消融技术成功率及CHTA对比剂用量。结果44例患者在消融前CTHA扫描时有13例患者发现术前MRI未能显示的额外病灶。44例患者术前MRI和CTHA显示的病灶数量分别为64和91个,差异具有统计意义(Z=-3.24,P=0.001)。1例患者因消融术中CTHA扫描显示病灶数量大于5枚改为姑息性消融后退出研究,转为经动脉化疗栓塞治疗。其余43例患CTHA即时验证为完全消融,技术成功率为100%。CTHA引导下射频消融术中对比剂用量为30~80(42±14)ml。所有患者均未发生与CTHA引导下射频消融相关的并发症。结论CTHA可发现消融术前增强MRI未能发现的肝细胞癌额外病灶,提高病灶的醒目性,并使病灶重复强化,准确部署射频消融电极的位置。病灶完全消融可通过消融后即刻CTHA来确认。

  • 标签: 癌,肝细胞 导管消融术 射频消融 肝动脉造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