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4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和研究肺部低剂量螺旋 CT放射剂量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在 2016年 1月 -2017年 1月期间收治的 84例健康体验者,按照随机分配原则将所有患者分为参照组和研究组,各 42例,其中参照组在螺旋 CT检查中采用常规剂量,研究组患者在螺旋 CT检查中采用低剂量,观察和比较两组体检者的扫描结果。结果 参照组 42例受检者平均放射剂量、毫安秒、 CT权重计量值、剂量长度乘积分别为( 272.80±30.75) mGY、( 3521.39±397.77) mAs、( 11.53±0.28) mGY、( 246.28±29.50) mGY•cm,研究组 42例受检者平均放射剂量、毫安秒、 CT权重计量值、剂量长度乘积分别为( 71.62±7.84) mGY、( 914.26±112.28) mAs、( 2.70±0.26) mGY、( 62.23±6.55) mGY•cm,由此可以看出,研究组受检者的放射剂量、毫安秒、 CT权重计量值、剂量长度乘积都要显著低于参照组, p< 0.05,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受检者各指标参数之间的比例分别为 26.21%、 25.69%、 23.56%、 25.20%。结论 在肺部螺旋 CT扫描中应用低剂量放射剂量,具有辐射量少、成本低等多方面的优势,与常规剂量间的比列大约为 25.69%,因此能够广泛的应用与早期肺癌高危人群的检查当中,在临床中值得推广。

  • 标签: 螺旋 CT 放射剂量 低剂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多层螺旋CT胸部低剂量扫描发现肺结节的实际效果。方法:从我院的病例信息管理系统中共筛选出肺结节患者44例纳入研究,以数字标号的方式分为常规组及观察组,分别为22例,且均采用多层螺旋CT扫描进行检查,常规组采取常规剂量,观察组则采取低剂量,重点分析并比例两组的扫描检查结果。结果:观察组的扫描结果高于常规组,差距明显(P<0.05);而观察组与常规组的肺结节检验形态学特征基本相似,无显著差距(P>0.05)。结论:多层螺旋CT胸部低剂量扫描在临床上具有确切的诊断效果,可有效提高肺结节筛查与诊断精准性,提高肺癌的早期诊断率,进而降低患者死亡风险。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选择氯吡格雷+阿司匹林肠溶片药物治疗后获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12月~2018年03月收治的52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作为实验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分组后进行疾病药物的研究;对照组(26例)选择阿司匹林肠溶片展开疾病治疗;观察组(26例)选择氯吡格雷+阿司匹林肠溶片展开疾病治疗;最终就两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用药治疗总有效率、心绞痛发作间隔时间、发作次数以及持续时间进行对比。结果同对照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用药治疗总有效率(65.38%)对比,观察组(96.15%)呈现出明显提升(P<0.05);同对照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心绞痛发作间隔时间、发作次数以及持续时间对比,观察组呈现出明显改善(P<0.05)。结论医疗人员选择氯吡格雷+阿司匹林肠溶片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进行治疗,对于用药效果提升,心绞痛发作间隔时间、发作次数以及持续时间的改善可以做出充分保证,从而促进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生活品质提升以及病情改善。

  • 标签: 阿司匹林肠溶片 氯吡格雷 冠心病心绞痛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食管鳞状细胞癌行根治性放疗不同放疗剂量对生存的影响,并探讨预后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2016年中国10所医疗中心2 344例接受根治性放化疗/放疗的食管鳞状细胞癌患者临床资料,经1∶2倾向性评分配比(PSM),根据放疗剂量分为低剂量组(EQD2Gy<60 Gy)303例,高剂量组(EQD2Gy≥60 Gy)606例。Kaplan-Meier法生存分析,Cox模型多因素预后分析。结果中位随访时间为59.6个月。经PSM配比后,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的1、3、5年总生存率分别为66.5%、34.7%、27.2%和72.9%、41.7%、34.7%(P=0.018),无进展生存率分别为52.2%、27.2%、23.1%和58.3%、38.1%、33.9%(P=0.001)。单因素结果显示颈段/胸上段食管癌、临床分期早、无区域淋巴结转移、病变长度短、采用IMRT技术、接受同步化疗、EQD2Gy≥60 Gy为总生存获益因素(均P<0.05)。多因素结果显示肿瘤部位、有无区域淋巴结转移、是否接受同步化疗以及EQD2Gy是影响总生存的重要因素(均P<0.05)。结论局部晚期食管鳞状细胞癌患者应用三维适形或调强放疗EQD2Gy≥60 Gy时生存获益。

  • 标签: 食管肿瘤/三维放射疗法 鳞状细胞癌 放射剂量 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