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4 个结果
  • 简介:目的:观察血流向量成像(VFM)技术在梗阻肥厚型心肌病左心室收缩功能评价的应用效果。方法:将31例确诊为左室流出道梗阻的肥厚型心肌病(HCM)患者作为观察组,选择40名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分别记录两组心尖五腔心切面基底水平、乳头肌水平和心尖水平取样线上收缩期峰值速度(Vs)、峰值流量(Fs)、收缩期负向总流量(SQ)以及左心室收缩期3个时相等容收缩期、快速射血期及减慢射血期涡流的横径与纵径,各项数据采用SPSS17.0进行统计分析处理。结果:两组常规超声心动图在LAD、LVDD及LVEF等比较均具有统计学意义(t=5.133,t=4.732,t=8.622;P〈0.05)。在基底水平、乳头肌水平和心尖水平3个切面上测定Vs、Fs、SQ,两组比较均具有显著差异。左心室收缩期3个时相等容收缩期、快速射血期及减慢射血期涡流的横径与纵径比较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VFM技术能够有效鉴别梗阻与非梗阻肥厚型心肌病,能够有效评估患者的左室收缩期功能,为临床诊断提供量化的参考依据。

  • 标签: 肥厚型心肌病 血流向量成像技术 梗阻性 收缩期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针对护理对妊娠异常产妇的应用效果。方法:在本文研究将收治时间在2020年度6月-2021年度6月的200例妊娠异常产妇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抽签分组原则分为观察组100例、对照组100例,分别采取针对护理方式、常规护理方式,分析并且对比两组各项指标。结果:经过护理后,观察组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产妇焦虑评分(15.21±1.01)分以及抑郁评分(16.23±0.15)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护理对妊娠异常产妇中具有显著的应用效果。

  • 标签: 针对性护理 妊娠异常产妇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1例52岁患者初期因双膝、双足及腰骶疼痛,就诊于内分泌科诊断为低磷骨软化症。给予补磷、补维生素D治疗,症状未见明显缓解。其后影像学检查发现右眼眶肿物,通过手术切除眼眶肿瘤,患者全身骨痛症状缓解。

  • 标签: 眼眶肿瘤 骨软化症 副肿瘤综合征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低温等离子消融术治疗儿童过敏鼻炎的护理方法及干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7月-2016年8月我院收治的80例儿童过敏鼻炎患儿,均接受低温等离子消融术治疗,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综合护理,两组均随访1年评估远期疗效。结果随访1年,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5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2.50%,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低温等离子消融术治疗儿童过敏鼻炎过程中配合综合护理方法可有效提升治疗效果,临床价值较高。

  • 标签: 低温等离子消融术 儿童过敏性鼻炎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急性阑尾炎患者接受系统护理干预的具体方法以及应用效果,为临床护理工作提供可靠的依据。方法选取我院在以往一年之内所接诊的急性阑尾炎患儿资料100例实施对比分析,根据护理方案的差异所选取的患者加以分组,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给予研究组系统护理干预,对比研究组和对照组患者在接受不同护理措施之后的住院费用、住院时间和并发症出现情况,将所得各项数值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研究组患者的住院费用和住院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产生切口感染和脓肿的几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产生粘连肠梗阻几率对比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急性阑尾炎患儿在其护理工作中开展有效的系统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显著减少住院费用与住院时间,降低并发症的出现,应该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大力推广与应用。

  • 标签: 急性阑尾炎 系统化护理干预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延续护理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慢性心力衰竭(美国纽约心脏病学会心功能Ⅱ~Ⅲ级)患者8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试验组患者在实施常规治疗和护理的基础上进行为期6个月的延续护理。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治疗和护理。2组患者出院时及出院后6个月采用心力衰竭患者自我管理量表评估自我管理能力;采用6 min步行试验评估心功能;采用明尼苏达心力衰竭生命质量调查表(MLHFQ)评估生命质量。结果80例患者均完成研究。试验组患者自我管理能力评分干预后为(69.51 ± 4.89)分,对照组干预后为(52.42 ± 10.48)分,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为-9.346,P<0.05);试验组患者6 min步行试验距离干预后为(468.56 ± 32.53)m,对照组干预后为(372.95 ± 32.37)m,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为-13.177,P<0.05);试验组患者MLHFQ评分干预后为(15.74 ± 4.66)分,对照组干预后为(36.29 ± 11.67)分,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为10.343,P<0.05)。结论延续护理可显著提高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心功能和生命质量。

  • 标签: 延续性护理 慢性心力衰竭 自我管理能力 心功能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高度近视患者视盘结构改变以及与眼底形态学标记的相关。方法回顾研究。2018年7月至2020年1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眼科检查确诊的高度近视患者90例155只眼纳入研究。其中,男性31例52只眼,女性59例103只眼;年龄(57.1±14.2)岁;眼轴长度(AL)(28.5±2.6) mm。患者均行眼底彩色照相检查。依据近视黄斑病变分型将患者按照病变类型和程度分为非病理性近视组、轻度牵拉型病变组、重度牵拉型病变组、新生血管型病变组,分别为35、58、41、21只眼。通过数字化眼底照片和ImageJ图像分析软件测量患眼视盘水平、垂直、最大、最小直径,视盘旁萎缩弧中δ区和γ区水平和垂直直径,椭圆指数,颞上动脉血管弓最上点和颞下动脉血管弓最下点之间垂直距离(VDA),颞侧动脉血管弓和视盘间夹角(Kappa角),视盘中心和黄斑中心凹之间距离(DFD),以及视盘水平轴和视盘中心至黄斑中心凹连线间夹角(DFA)。视盘直径和其他参数之间行相关分析。组间差异比较采用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分析。结果视盘水平直径与δ区水平直径(r=0.300,P<0.001)、Kappa角(r=0.260,P=0.003)、椭圆指数(r=0.650,P<0.001 )呈正相关;与DFD呈负相关(r=-0.190,P=0.030)。视盘垂直直径与视盘水平直径(r=0.280)、δ区水平直径(r=0.330)和垂直直径(r=0.460)、γ区水平直径(r= 0.430)和垂直直径(r=0.390)、DFD (r=0.390)呈正相关(P<0.001 );与DFA (r=-0.210,P=0.001)、Kappa角(r=-0.210,P=0.004)呈负相关。与非病理性近视组比较,重度牵拉型病变组患眼视盘水平、垂直直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其中,水平直径差异不依赖眼轴和年龄差异;垂直直径差异由眼轴差异引起。与非病理性近视组比较,新生血管型病变组患眼视盘水平直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且不依赖眼轴和年龄差异;视盘垂直直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视盘结构与多个眼底形态学标记相关,并根据高度近视患者年龄、眼轴及病变程度不同而呈现差异化。

  • 标签: 近视,退行性 视盘 形态学标记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与血脂各项指标之间的相关,为临床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血脂异常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将本院2015年7月-2017年11月就诊的183例2型糖尿病患者经过眼底照相及眼底镜检查分为两组,非糖尿病视网膜病变(NDR)组91例和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组(DR)92例,分别测定其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的水平,并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处理,分析血脂水平与DR的关系。结果NDR组与DR组的各项指标比较,LDL-C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DR组的TG平均水平高于NDR组。结论DR患者血脂中TG与LDL-C两项指标具有一定的相关,尤其是LDL-C有显著差异。联合检测DR患者的血脂水平,对2型糖尿病患者的治疗观察、病情诊断和控制以及预防并发症的产生等方面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 标签: 2型糖尿病 血脂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国东北地区汉族人群patatin样磷脂酶域3(PNPLA3)rs738409及跨膜蛋白6超家族2(TM6SF2)rs58542926基因多态与原发性肝癌发病的相关。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纳入521例原发性肝癌患者作为病例组,164名健康人作为对照组。病例组根据病因学分为有及无肝硬化组。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方法分别检测PNPLA3 rs738409及TM6SF2 rs58542926两个位点的基因多态。对计量资料用t检验、方差分析或U检验,对计数资料用χ2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结果病例组与对照组相比,PNPLA3 rs738409 G等位基因频率分布存在明显差异(OR = 1.583,P = 0.001);进一步分组后显示,除在丙型病毒性肝炎相关肝癌组中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P = 0.161),在其他分组中均存在明显差异(P值均< 0.05)。与对照组相比,病例组TM6SF2 rs58542926 T等位基因频率明显高于对照组(OR = 1.759,P = 0.048)。分组后仅合并肝硬化肝癌组CT/TT基因型频率及酒精性相关肝癌组T等位基因频率与对照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045,0.032)。将病例组按照是否携带PNPLA3 rs738409 G等位基因分成CG/GG与CC组;按照是否携带TM6SF2 rs58542926 T等位基因分成CT/TT与CC组,结果显示,CG/GG与CC组及CT/TT与CC组肝脏酶学指标、白蛋白(Alb)、总胆红素(TBil)、甲胎蛋白(AFP)及空腹血糖水平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将病例组伴有肝硬化的患者根据Child-Pugh评分分为≥7分组与< 7分组,结果显示,PNPLA3 rs738409 CG/GG型与CC型患者的Child-Pugh评分差异及TM6SF2 rs58542926 CT/TT型与CC型患者的Child-Pugh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 0.05)。结论PNPLA3 rs738409及TM6SF2 rs58542926基因多态在中国东北地区汉族人群中与原发性肝癌的发生存在相关。PNPLA3 rs738409及TM6SF2 rs58542926基因多态在原发性肝癌中对肝脏酶学、Alb、TBil、AFP及空腹血糖等指标没有影响。

  • 标签: 肝细胞癌 多态性,单核苷酸 patatin样磷脂酶域3 跨膜蛋白6超家族2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实施全程心理护理对普外科手术安全和术后康复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2019年我院收治的住院患者,实施外科常规护理,试验组采取全程心理护理。结果:通过强化护理,患者情绪稳定,心理状况最佳,手术并发症减少,整体手术安全和术后恢复能力提高。结论:手术是治疗外科疾病、在整个手术过程中为外科病人提供有效心理护理、改善护理人员之间的沟通、迅速了解影响手术的消极心理因素、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耐心地解释消除忧虑的重要手段,

  • 标签: 全程心理护理 普外科 手术安全性 术后康复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 深入探究多节点健康教育模式在宫腔镜患者围术期护理中应用时的有效。方法 选取的考察对象为2022年3月至2023年5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宫腔镜患者90例,并依据数字表法随机进行分组,实施常规健康教育干预的为常规组,采取多节点健康教育模式干预的为实验组。将两组患者教育后的知识掌握程度及临床指标(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 健康教育后实验组患者的知识掌握程度相较于常规组明显更高,p<0.05;且实验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 在宫腔镜患者围术期护理中应用多节点健康教育模式干预,其知识掌握程度的提升得以有效的促进,且术后恢复效果较好,具有良好的临床价值。

  • 标签: 多节点健康教育模式 宫腔镜 围术期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非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依赖库欣综合征(CS)合并心功能不全患者的临床特点,为在非ACTH依赖CS患者中更好地识别出心功能不全的高危人群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收集以"非ACTH依赖CS"为检索词,在北京大学第一医院住院电子病例系统中检索2014年1月至2019年3月出院诊断为非ACTH依赖CS的病例资料。根据患者心功能情况分为两组:心功能不全组及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特点。结果心功能不全组与对照组相比,左室射血分数显著降低[(61.50±11.07)%比(70.61±5.67)%,P=0.005],室间隔厚度及左室后壁厚度均显著升高,血清皮质醇节律和24 h尿皮质醇均显著升高,服用降压药种类更多,糖化血红蛋白水平更高。室间隔厚度与血清皮质醇的曲线下面积呈显著正相关(r=0.370,P<0.001),左室后壁厚度与血清皮质醇的曲线下面积呈显著正相关(r=0.257,P=0.003)。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发生心功能不全的独立危险因素包括低钾血症病史、血清皮质醇曲线下面积大于335.36 (μg/dl)·h、左室射血分数小于60%、左室后壁厚度大于1.1 cm (P均<0.05)。结论非ACTH依赖CS合并心功能不全患者的主要表现为室间隔和左室后壁增厚、左室射血分数轻度下降、更难控制的高血糖和高血压。发生心功能不全的危险因素包括低钾血症病史、严重升高的皮质醇水平、左室射血分数降低及左室后壁增厚。

  • 标签: 库欣综合征 非ACTH依赖性 心功能不全 临床特点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结直肠癌患者应用基于循证理念的预警护理对术后康复以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67例行手术治疗的结直肠癌患者随机分为一般组(33例,一般护理)与观察组(34例,一般组+基于循证理念的预警护理)。比较两组术后疼痛情况、生存质量、住院时间,并发症。结果观察组疼痛数字量表(NRS)评分远低于一般组(P<0.05),癌症患者生命质量测定量表(QLQ-C30)评分远高于一般组(P<0.05),住院时间远短于一般组(P<0.05),并发症出现率远低于一般组(P<0.05)。结论结直肠癌患者应用基于循证理念的预警护理可减轻患者疼痛、提升生存质量、缩短住院时间、减少并发症。

  • 标签: 循证理念 预警性护理 结直肠癌 并发症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讨内镜下食管胃静脉曲张精准断流术患者对其采取综合护理配合的应用效果。方法:研究纳入了在2021年9月至2022年9月时间段内,自行前往我院的内镜下食管胃静脉曲张精准断流术患者,共计有60例,分组方式为奇偶法,各30例,对比组实行常规护理,干预组实行综合护理配合,干预组与对比组的术后并发症及护理满意度情况实施组间对照。结果:(1)干预组(10.00%)内镜下食管胃静脉曲张精准断流术患者术后胸痛、尿潴留、溃疡、再出血等并发症低于对比组(36.67%)患者,P<0.05,有差异。(2)干预组(93.33%)的内镜下食管胃静脉曲张精准断流术患者护理满意度高于对比组(70.00%)的患者,P<0.05,有差异。结论:内镜下食管胃静脉曲张精准断流术患者对其采取综合护理配合效果明显。

  • 标签: 内镜下食管胃静脉曲张精准断流术 综合性护理配合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为我国34个常规化学检验项目推荐允许总误差(TEa)、允许不精密度(CV)和允许偏倚(Bias)。方法根据意大利米兰会议最新确定的性能规范设定模式,基于生物学变异(BV)和基于当前技术水平模式导出性能规范。通过Clinet-EQA软件收集参加国家卫生健康委临床检验中心2019至2021年常规化学和脂类分析EQA活动实验室的数据(包括EQA数据和IQC数据)。对于有BV数据的检验项目,将各研究项目EQA数据的“百分差值”、IQC数据的“当月在控CV”分别与基于BV导出的3种水平评价标准比较,计算各年份所有批号的百分差值通过率和CV通过率,当通过率达到80%,则该水平的性能规范满足作为该项目推荐性能规范的要求。对于无BV数据的检验项目或者基于BV导出的3种水平性能规范均无法作为推荐标准的检验项目,则基于当前技术水平来导出推荐性能规范。各检验项目在获得推荐TEa和允许CV后,利用公式|Bias|≤TEa-z×CV导出推荐允许Bias。结果34个检验项目推荐的TEa(CV)%结果如下:K4.7(2),Na4(1.5),Cl 4(1.4),Ca5(2),P9.6(3.9),Glu6.4(2.5),Urea8(3),UA12(4.1),Cre11(3.3),TP5(2),Alb5.2(2.4),TC8.6(2.7),TG13.5(5),HDL-C16.5(4.3),LDL-C20.5(6.2),ApoAⅠ16(5.3),ApoB 17.1(5.5),Lp(a)24.1(10.4),TBil 12.4(5),DBil20(7.3),ALT16(5),AST13.5(4.8),ALP17.5(4.8),AMY13.1(3.3),CK11.3(3.8),LDH11(3.9),CHE13.4(5.3),LIP20(6.9),Fe13.3(5.2),Mg14(4.5),Cu17.9(6.8),Zn15.1(6.4),γ-GGT10(3.3),α-HBDH18(5.8)。利用公式|Bias|≤TEa-z×CV导出34个检验项目允许Bias。结论为34个临床常规化学定量检验项目推荐了符合我国实验室当前检测水平的允许总误差、允许不精密度和允许偏倚。

  • 标签: 性能规范 允许总误差 允许不精密度 允许偏倚 生物学变异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并分析全程陪护分娩与正常分娩的护理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我院于2012年1月~2013年5月收取的280例产妇,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140例均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140例均进行全程陪伴护理,比较两组产妇的护理效果。结果在分娩过程中观察组产妇的Ⅲ级疼痛例数、正常分娩例数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分娩过程中采用全程分娩模式可提高分娩质量,缓解分娩疼痛程度,提高护理质量。

  • 标签: 分娩 产妇全程陪护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护理流程管理用于血液透析的价值。方法:2020年1月-2021年6月本院接诊血液透析病患62例,随机均分2组。研究组采取护理流程管理,对照组行常规护理管理。对比风险事件等指标。结果:针对风险事件发生率,研究组0.0%,比对照组16.13%低,P<0.05。针对护理质量,研究组(94.57±2.69)分,比对照组(86.32±3.74)分高,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