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8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接纳承诺疗法(ACT)对2型糖尿病患者心理灵活性、自我效能及血糖控制的近远期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1—12月湖南省株洲市中心医院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96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ACT组,每组各48例;其中对照组给予常规健康教育,ACT组给予ACT为导向的健康教育,比较2组患者干预前、干预7周及干预1年后的心理灵活性、自我效能及血糖控制情况。结果干预7周后,ACT组心理灵活性、自我效能评分分别为(21.47 ± 4.89)、(8.96 ± 1.70)分,对照组分别为(25.28 ± 6.33)、(7.80 ± 1.42)分;干预1年后,ACT组分别为(23.87 ± 5.03)、(8.09 ± 1.38)分,对照组分别为(27.19 ± 5.48)、(6.97 ± 1.24)分,ACT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300~4.044,P<0.01)。干预7周后,ACT组血糖控制有效率为93.75%(45/48),对照组为75.00%(36/48);干预1年后,ACT组为86.96%(40/46),对照组为65.91%(29/44),ACT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400、5.569,P<0.05)。结论基于ACT的健康教育活动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显著,能明显提高患者近远期心理灵活性及自我效能,有利于更好地进行长期血糖管理。

  • 标签: 接纳与承诺疗法 糖尿病,2型 健康教育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营养支持疗法在重症加强护理病房重症患者中的应用。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7月-2017年7月106例重症加强护理病房重症患者,数字随机抽取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用肠外营养,观察组采用肠内营养,观察两组治疗后营养指标及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后TP、ALB、PA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营养支持疗法在重症加强护理病房重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显著,肠内营养效果优于肠外营养,可减少并发症,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营养支持疗法 重症加强护理病房 肠内营养 肠外营养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振腹疗法对腹部手术后促进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外科、妇产科2011年5月至2014年10月40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其中实验组应用振腹疗法进行干预,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术后早期下床活动干预。结果治疗组出现第一次肠鸣音时间明显早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排气时间明显早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腹部手术后使用振腹疗法可促进胃肠功能的及早恢复,故值得在临床推广。

  • 标签: 腹部手术 胃肠功能紊乱 振腹疗法 排气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四联疗法联合消化内镜治疗胃溃疡出血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88例胃溃疡出血患者开展本次研究,时间2020年01月-2021年01月,随机将其均分为对照组44例和观察组44例,对照组给予四联疗法,观察组另加消化内镜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的临床指标和治疗有效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 结论 给予胃溃疡出血患者四联疗法联合消化内镜治疗临床疗效显著,具有推广价值。

  • 标签: 四联疗法 消化内镜 胃溃疡出血
  • 简介:【摘 要】目的:评价益生菌联合序贯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 Hp)相关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在 2013年 10月 -2016年 9月收治的 37例 Hp相关性胃炎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按照单双号法分为甲组( n=19)和乙组( n=18),甲组采用序贯疗法治疗,乙组采用益生菌联合序贯疗法治疗,对 2组临床疗效、 Hp根除率予以分析比较。结果:甲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 Hp根除率均显著低于乙组, 2组间出现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益生菌联合序贯疗法治疗 Hp相关性胃炎效果确切,值得临床借鉴和积极推广。

  • 标签: 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 序贯疗法 益生菌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医情志疗法联合精神运动康复用于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九江市第五人民医院2019年1-12月收治的精神分裂症患者5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25例。两组均予以基础治疗,遵医嘱定时定量使用药物。对照组实施常规心理干预及一般工娱康复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中医情志疗法联合精神运动康复的康复治疗模式。两组疗程均为4周。观察两组临床效果。结果干预治疗后,观察组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住院精神病人康复疗效评定量表评分分别为(50.14±10.34)分、(41.18±7.08)分,均低于对照组的(65.68±3.75)分、(64.91±2.90)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42、2.14,均P<0.05);观察组总满意度为100%(25/25),高于对照组的92%(23/25)(χ2=5.26,P<0.05)。结论精神分裂症患者采取中医情志疗法联合精神运动康复,效果显著,并能提高患者满意度。

  • 标签: 精神分裂症 心理疗法 精神治疗 运动疗法 医院,康复 病人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埃索美拉唑与奥美拉唑三联疗法治疗胃溃疡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8月-2016年8月我院收治的33例胃溃疡患者进行分组研究,按照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17例)和治疗组(16例),对照组选择奥美拉唑三联疗法予以治疗,治疗组选择埃索美拉唑三联疗法予以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低于治疗组,组间差异明显(P<0.05)。结论埃索美拉唑三联疗法治疗胃溃疡的临床疗效优于奥美拉唑三联疗法,值得临床优选普及推广。

  • 标签: 胃溃疡 埃索美拉唑三联疗法 奥美拉唑三联疗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二步照射法对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ALA-PDT)治疗中重度痤疮患者疼痛及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1月至2019年3月在恩施州中心医院皮肤科行ALA-PDT治疗的中重度痤疮患者60例,按照治疗的先后顺序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治疗方法照射,光输出强度65 mW/cm2、20 min;观察组给予起始光输出强度40 mW/cm2、8 min,照射至20 J/cm2,继以光输出强度65 mW/cm2、15 min,使光照总能量达78 J/cm2,根据患者反应适当调整光照强度,每2周照射1次,连续3次。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开始出现疼痛时间和照光开始后5、10、15、20、25、30、50 min时的疼痛评分;治疗结束后1个月评估临床疗效;治疗过程中及治疗结束后随访3个月,记录其他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疼痛开始时间为(10.40 ± 1.13)min,对照组为(3.95 ± 0.77)min,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 25.919,P < 0.05)。治疗过程中,观察组和对照组的疼痛评分均随着照光时间点的变化出现显著波动(F = 323.631,P < 0.01),但观察组与对照组疼痛评分的波动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 = 89.338,P < 0.01),时间点和分组的交互作用有统计学意义(F = 24.059,P < 0.01)。在照光开始后第5、10、15分钟时,观察组的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21.714、28.407、28.286,均P < 0.05);在照光开始后第20分钟时,两组间疼痛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 = 1.505,P > 0.05);在照光开始后第25分钟(观察组照光结束2 min、对照组照光结束5 min)、30 min、50 min(冷敷结束时)时两组的疼痛评分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0.606、1.038、0.344,均P > 0.05)。两组光照结束时(观察组照光开始后第23分钟,对照组光照开始后第20分钟)疼痛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 = 1.968,P = 0.149)。3次治疗结束后1个月,观察组有效率为90%(27/30),对照组有效率为83.3%(25/30),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 = 0.577,P = 0.706)。两组患者水疱、红斑水肿、干燥脱屑、瘙痒、反应性痤疮及色素沉着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二步照射法能有效控制ALA-PDT治疗中重度痤疮过程中的相关疼痛,特别在治疗初始阶段,使患者可以顺利完成3次ALA-PDT治疗,并保证临床疗效。

  • 标签: 寻常痤疮 光化学疗法 氨基酮戊酸 疼痛管理 二步照射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