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4 个结果
  • 简介:[摘要] 目的 总结有晶状体眼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ICL)治疗高度近视的手术护理要点。方法 分析86例(172眼)有晶状体眼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高度近视的护理措施,包括术前宣教、心理护理、术中护理、术后并发症护理等。结果 术后6个月患者裸眼视力明显提高,个别患者术后出现眼压高,所有患者无眼内炎、继发性青光眼等并发症。结论 加强ICL手术专科护理,可促进患者康复,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 标签: 有晶状体眼人工晶体植入术 近视 围手术期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POAG)合并白内障患眼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手术后视盘血流密度(VD)变化。方法病例对照研究。2017年11月至2019年4月于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眼科检查确诊的POAG并发白内障患者17例17只眼(观察组)、单纯老年性白内障患者17例17只眼(对照组)纳入研究。所有患眼均行最佳矫正视力(BCVA)、眼压、视野、光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OCTA)检查以及眼轴长度(AL)、角膜中央厚度(CCT)测量。所有患眼均行常规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手术手术后采用与手术前相同的设备和方法行相关检查,观察两组患眼手术前、手术完毕时以及手术后1、7 d和1、3个月VD、视网膜神经纤维层(RNFL)厚度、眼压变化及手术后3个月视野平均缺损(MD)变化。组内数据比较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组间数据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观察组、对照组患者平均年龄分别为(68.18±6.13)、(65.82±6.95)岁,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912,P=0.072);患眼AL (t=1.436)、CCT (t=-1.557)、超声乳化时间(t=1.60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平均眼压(t=4.139)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手术前,观察组患眼视盘周围(盘周)VD (t=-6.560)、RNFL厚度(t=-7.320)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与手术前比较,手术完毕时及手术后不同时间点两组患眼盘周VD均增加。其中,观察组患眼手术后1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108,P=0.042 );对照组患眼手术后不同时间点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F=1.981,P>0.05)。各象限分析结果显示,仅观察组患眼手术后1个月颞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5.414,P=0.017)。手术后观察组和对照组患眼盘周RNFL厚度均增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2.670、23.080,P=0.002、0.001 )。手术前、手术后3个月,观察组、对照组患眼平均MD分别为(14.90±7.15)、(1.12±0.93)dB和(12.10±7.70)、(0.88±0.66)dB;两组患眼手术前、手术后3个月平均MD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4.414、13.225,P=0.000、0.000 )。与手术前比较,两组患眼手术后3个月平均MD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0.938、0.817,P=0.082、0.103)。手术完毕时,观察组、对照组患眼眼压分别为(10.84±3.39)、(11.46±3.79)mm Hg (1 mm Hg=0.133 kPa);均较手术前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211、-2.310,P<0.05 )。结论POAG合并白内障患眼VD及RNFL厚度较单纯老年性白内障者低;常规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手术中高灌注压可导致VD一过性增加,但不会导致POAG患者视野进一步损伤。

  • 标签: 青光眼,开角型 白内障 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 视盘周围血流密度 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厚度
  • 简介:摘要目的加深对高龄帕金森患者腹部手术后继发恶性综合征及横纹肌溶解、急性肾损伤的认识。方法本文报道1例我科救治的85岁高龄帕金森患者腹部手术后发生恶性综合征、横纹肌溶解、急性肾损伤的病例,总结其诊断及成功救治经验,并结合文献进行复习。结果本例患者体温高达40.5 ℃,发热伴有四肢强直、持续不自主抖动,肌张力增高,血清肌酸激酶高达104 615 U/L,伴有心动过速,血压降低,呼吸频率加快,意识障碍和出汗异常等临床表现,符合恶性综合征诊断标准,并发横纹肌溶解、急性肾损伤,休克等并发症,经早期诊断、积极救治,抢救成功。结论帕金森病患者一旦在用药过程中短时间内出现高热伴强直或是原有帕金森病症状突然加重,应考虑到发生恶性综合征可能,并逐一排查诱因。

  • 标签: 帕金森病 横纹肌溶解 肾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