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8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运用风险管理对神经内科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某一医院一年时间的神经内科住院病人80名,采用常规护理管理方式进行治疗;选择80名同期接受手术的神经内科病人为研究对象,进行风险管理。通过对二组神经内科医生的专业意识、工作能力、文书撰写、知识技巧等方面的评估,并通过考核的方法对医务人员的作业技术、知识做出评估。对二组病人在入院治疗时间中的疾病情况做了数据分析,并对病人的家属进行了满意度调查。与收集到的有关资料数据结果加以比较。结果:将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医院护士人员服务成绩明显提高,入院治疗时间的事故发生率也较对照组少,病人的医师评价也较对照组为高,差距存在很明确的(P

  • 标签: 风险管理 护理质量管理 不良事件 护理满意度 神经内科
  • 简介:摘要:目的:胸腰段脊柱结核患者围术期营养支持的价值研究。方法:选取我院接收的胸腰段脊柱结核患者68例,时间2020年5月至2021年6月间,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予以常规饮食及围术期营养支持,两组临床指标、并发症发生率对比。结果:观察组术后血清白蛋白、血红蛋白高于对照组,血沉、伤口引流量低于对照组,且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围术期营养支持在胸腰段脊柱结核患者中可提高其免疫力,降低并发症的发生,效果明显值得借鉴。

  • 标签: 胸腰段脊柱结核 围术期营养支持 并发症 营养指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短肽型肠内营养制剂对脊柱术后患者早期营养支持效果。方法:选择70例脊柱术后患者为对象,根据护理方法将其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5例。结果:观察组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相较于对照组短,P<0.05。两组血清蛋白水平干预后均降低,与干预前比较,P<0.05;两组内血清蛋白水平比较,P>0.05。结论:脊柱术后患者早期营养支持采用短肽型肠内营养制剂的作用显著,可加快患者胃肠道恢复,改善患者血清蛋白水平。

  • 标签: 脊柱术后 早期营养支持 短肽型肠内营养制剂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脑外伤气管切开术后病人吞咽障碍的康复护理及对误吸发生率影响。方法:比较对象选取:就诊于本院脑外伤气管切开术后病人吞咽障碍患者,观察时间段:2021年01月-2022年12月,共计70例,遵照随机分配法则(随机双色球法),对照组收纳35例资料,均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收纳35例资料,均实施康复护理。比较两种护理干预法对患者误吸发生率、吞咽功能、不良心态与患者满意度的影响。结果: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误吸发生率低,吞咽功能与不良心态评分低,患者满意度高(P

  • 标签: 脑外伤 气管切开术 吞咽障碍 康复护理 误吸发生率 吞咽功能 不良心态 患者满意度
  • 简介:摘要 目的:研究对于结肠直肠癌患者实施快速康复外科理念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治疗的结肠直肠癌8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之上基于快速康复外科理念指导进行护理。结果:实验组患者在接受手术治疗之后的引流管拔出时间、术后拆线时间、首次排气时间、首次进食时间、住院天数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各指标组间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

  • 标签: 结肠直肠癌 快速康复外科理念 康复效果
  • 简介:【摘 要】 目的 探讨对于手外科的断肢再植患者实施围术期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70例断指再植术患者,通过随机抽样方法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并对两组患者采取不同的维护方法,主要是对前者采取常规护理内容而对后者进行围术期护理。结果 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比较重,实验组患者的手术成功率更高、术后断指功能恢复情况也更好,并且这种差异具有统计学上的意义(P<0.05)。结论 对手外科断肢再植患者来说,采取围术期护理的方法能够有效提高手术和治疗的成功率并提高患者的恢复程度,应当在临床中加以推广。

  • 标签: 手外科 断肢再植 手术期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腹部s扁平皮瓣在手部皮肤脱套伤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本研究主要选取在2021年8月至2021年6月出现手部皮肤脱套伤的患者共计12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平均分组方式,将患者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6例,其中干预组主要采用腹部s扁平皮瓣治疗,对照组主要采用传统皮瓣修复创面治疗,比较应用传统皮瓣修复手术和腹部s扁平皮瓣的手术治疗效果。在手术治疗完成以后对比两组患者的术后感染情况,创面恢复情况。结果 本文的研究结果表明应用腹部s扁平皮瓣治疗的干预组手部恢复的效果较好,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组,在后续恢复治疗过程当中,自身的关节活动情况也能够最大程度的恢复至受伤前阶段。结论 通过应用腹部s扁平皮瓣对手部皮肤脱套伤患者进行治疗,治疗效果更佳,能够更好的提升患者的后续恢复治疗效果。

  • 标签: 腹部s扁平皮瓣 手部皮肤脱套伤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理敏感指标监测在重症医学科管理、质量、安全中的应用。方法:2020年7月—2021年7月收治的患者中,抽取68例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数字随机表法将其分为A组和B组。研究期间对A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模式,B组患者在护理敏感指标的监测下开展护理工作,并对护理成效进行分析对比。结果:通过对两组患者治疗期相关研究数据的分析和比对发现由于患者自身因素以及科室因素的影响,两组中均有患者出现意外事件,但是组间数据对比提示B组意外事件例数明显少于A组(P<0.05),结论:研究发现重症医学科收治的患者健康状况往往不容乐观,但是由于患者症状表现等方面的客观差异,护理需求往往有所不同。在此基础上应用敏感指标指导护理工作开展能够有效地减少风险因素的干扰,确保后续治疗的顺利开展。

  • 标签: 护理敏感指标 重症医学科 重症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