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4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经腹部三维超声成像定量评价正常胎儿颅后窝结构的一致性和重复性,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5月至2021年5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建档的正常单胎胎儿127例(22~34周),采用三维超声容积成像技术获得胎儿的颅脑正中矢状切面,由2名观察者分别测量三维超声定量指标,其中1名观察者测量上述指标2次,测量过程对数据实行双盲,评价上述指标的组内差异与组间差异,并分析其与孕周的相关性。结果三维超声定量小脑蚓部大小的指标,包括蚓部面积、周长、上下径和前后径与孕周呈正相关(r=0.934、0.936、0.920、0.879,均P<0.001),组内与组间一致性很好,组内相关系数均>0.80(均P<0.001);脑干-蚓部夹角(BV角)与脑干-小脑幕夹角(BT角)分别与孕周呈负相关和正相关(r=-0.317、0.366,均P<0.001),二者组内与组间重复性中等或差。结论三维超声定量小脑蚓部大小的指标测量具有高度的一致性与重复性,具有临床实用性及推广性。而BV角和BT角一致性和重复性欠佳,不适用于初级医师应用。

  • 标签: 超声检查,三维 定量 正常胎儿 颅后窝结构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产前超声诊断脐带囊肿合并胎儿结构异常情况及其预后。方法回顾性收集2016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超声诊断为脐带囊肿的病例109例,根据超声表现将其分为孤立性脐带囊肿组、脐带囊肿合并超声软指标组,以及脐带囊肿合并胎儿畸形组。分析脐带囊肿胎儿的预后情况。对数据资料采用χ2检验进行组间比较。结果(1)孤立性脐带囊肿55例(55/109,50.5%),脐带囊肿合并超声软指标20例(20/109,18.3%),合并胎儿畸形34例(34/109,31.2%)。除2例位置多发外,其余107例脐带囊肿胎盘端、游离段、胎儿端脐带囊肿合并其他超声异常的发生率依次升高[分别为27.5%(14/51)、10/17和76.9%(30/39),χ2=22.20,P<0.001]。发生于胎儿端的脐带囊肿合并其他超声异常发生率明显高于发生于胎盘端者(χ2=21.65,P<0.001)。(2)共检出60种畸形,主要累及心血管系统、泌尿生殖系统、前腹壁和骨骼系统。常见的畸形包括胎儿室间隔缺损、脐膨出、巨膀胱、胎儿水肿和颈部水囊瘤等。(3)89例随访到妊娠结局,共21例(23.6%)结局不良。孤立性脐带囊肿组未发生不良结局,脐带囊肿合并超声软指标组中引产2例(2/18),而脐带囊肿合并胎儿畸形组中引产、胎儿宫内死亡及围产期死亡共19例(19/26,73.1%)。结论孤立性脐带囊肿预后相对较好,脐带囊肿合并超声软指标和合并胎儿畸形可能发生不良预后,合并胎儿畸形者不良预后发生率更高。产前超声发现脐带囊肿时,应系统地检查是否合并其他超声异常。

  • 标签: 脐带囊肿 超声检查,产前 先天畸形 妊娠结局
  • 简介:摘要21-三体综合征是最常见的染色体非整倍体异常,部分胎儿在宫内死亡,存活患儿表现为智力发育迟缓合并其他畸形,该病给患儿家庭及社会带来了巨大负担。目前,针对该病尚无有效的治疗措施,对其进行早期筛查是实现早期干预的重要环节。近年来,随着超声的快速发展,孕11+0~13+6周胎儿超声检查已成为产前超声的重要研究方向。笔者就近年来孕11+0~13+6周超声在筛查21-三体综合征胎儿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涉及各超声指标包括胎儿颈项透明层厚度、多个颜面轮廓指标(包括鼻前软组织厚度、鼻骨、鼻前软组织厚度与鼻骨长度的比值、前额空间比、额前空间距离、额上颌角、上颌-鼻根-下颌角、额鼻角、颜面轮廓线)、静脉导管、三尖瓣血流等的测量方法及意义等方面,旨在为孕11+0~13+6周21-三体综合征的筛查提供参考。

  • 标签: 超声筛查 21-三体综合征 颈项透明层厚度 颜面轮廓 静脉导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