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5 个结果
  • 简介:摘要 目的 择上消化道隆起性病变病例开展此次研究,探讨小探头超声内镜对该疾病病变来源及性质的临床诊断价值,并列举相关数据验证其有效性、可行性。方法 研究时间截点在2022年6-7月间开展,取我院30例上消化道隆起性病变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深入分析其小探头超声内镜检查结果,为临床医学提供参考依据。结果 针对本研究30例上消化道隆起性病变患者中,经小探头超声内镜检查后结果显示,以病变部位区分:食管病例占7 例/23.33% ,胃部病例占19例/63.33%,十二指肠病例占4例/13.33%;以病变类型区分:发病率占据前3位病变类型为间质瘤占比率最高7例/23.33%,平滑肌瘤、囊肿各占5例/16.66%,后依次为脂肪瘤占 3例/10.00%,异位胰腺、外压病变各占2例/6.66%,息肉、疣状胃炎各占1例/3.33%,十二指肠布氏腺增生占1例/3.33%,其余3例患者未发生病变。结论 针对上消化道隆起性病变患者的临床诊断中,小探头超声内镜检查占据一定优势性,其显现的图像更为清晰,能够深层次剖析上消化道壁,明确患者病变部位、起源及性质,为疾病的治疗提供一定的数据支持,值得在临床诊断中推广、应用,且可作为内镜下治疗前的重要评估手段。

  • 标签: 小探头超声内镜 上消化道隆起性病变 诊断 治疗价值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以心理舒适化理念为中心的护理方式对呼吸衰竭无创正压通气病人不良情绪和肺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6月至我院就诊的58例呼吸衰竭无创正压通气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组为研究组(29例)及对照组(29例),对照组进行一般性护理,研究组选择以心理舒适化理念为中心的护理方式,对两组患者不良情绪以及肺功能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研究组患者肺活量、最大呼气第1秒呼气量以及最大呼气第1秒呼气量与肺活量的比值相较于对照组高,且不良情绪率远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 心理舒适化理念 护理方式 呼吸衰竭无创正压通气 不良情绪 肺功能
  • 作者: 王俊
  • 学科: 医药卫生 > 药学
  • 创建时间:2018-11-21
  • 出处:《药物与人》 2018年第11期
  • 机构:【摘要】目的:分析呼吸道感染护理中持续质量改进方法的干预效果。方法:将2017年1月至2018年10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78例呼吸道感染患者视为调查对象,以任意编号的模式纳入常规组与改进组(n=39)。常规组实施常规护理,改进组实施持续质量改进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及护理满意率。结果:常规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7.95%,改进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2.56%,数据比较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常规组患者护理工作满意率为79.49%,改进组护理工作满意率为97.44%,差值对比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呼吸道感染护理中持续质量改进,能够提升患者的临床护理满意度,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适合于临床推广。
  • 简介:目的:分析儿童患者脑积水脑室-腹腔分流术后抗感染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法对收治的脑积水患儿15例的临床资料,分析患儿感染后出现的主要临床表现,以及患儿脑室-腹腔分流术后出现感染的诊断治疗方法与结果。结果:15例脑室-腹腔分流术后感染的患儿中,其中10例经抗感染治疗后痊愈出院,且在3年随访期内均无病死病例;5例感染患儿均因脑炎后脑积水,并经采集脑脊液样本做细菌培养,结果均呈阳性,经分离鉴定后,共检出金黄色葡萄糖球菌、表皮葡萄球菌、结核杆菌、产气杆菌、阴沟杆菌、不动杆菌、假单孢杆菌、隐球菌等多种菌种,其中2例患儿为多重菌感染。结论:掌握儿童患者脑积水脑室-腹腔分流术后感染的主要表现,根据采集脑脊液样本做细菌培养和药敏结果,合理选用抗感染药物治疗,是保证其术后生存质量。

  • 标签: 脑积水 脑室-腹腔分流术 术后感染 细菌培养 药敏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