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9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形变配准在螺旋断层(HT)调强联合高剂量率近距离治疗的宫颈癌放疗中评估膀胱直肠受量的可行性。方法对18例宫颈癌患者回顾分析,比较直肠和膀胱D2cm3及高危临床靶区(HR-CTV) D90%的二维参数相加的均匀剂量法(EUD)和高剂量重叠法(OHD)的受量,以及应用MIM Maestro®软件的刚性图像配准(RIR)和形变图像配准(DIR)受量。用戴斯相似性系数(DSC)和平均一致性距离(MDA)评估配准精度。结果EUD、OHD、RIR、DIR的膀胱和直肠D2cm3分别为(80.11±3.59)、(82.23±3.46)、(80.99±6.01)、(81.19±3.11) Gy (EQD2Gy)(P=0.516)和(72.90±3.58)、(73.83±4.28)、(72.45±6.05)、(71.98±2.89) Gy (EQD2Gy)(P=0.625),HR-CTV的D90%分别为(85.51±2.91)、(87.65±3.46)、(81.53±3.63)、(85.81±3.30) Gy (EQD2Gy)(P<0.001)。RIR和DIR的膀胱、直肠、HR-CTV的DSC均值分别为0.69、0.65、0.63和0.85、0.81、0.78(P<0.001),DIR的MDA均值分别为2.88、2.48、2.66 mm。结论4种方法膀胱、直肠D2cm3相近,DIR匹配优于RIR (DSC>0.8)。DIR在HT和后装剂量叠加中具一定参考价值。

  • 标签: 形变图像配准 剂量评估 宫颈肿瘤/近距离疗法 宫颈肿瘤/螺旋断层疗法
  • 简介:摘要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一种十分常见的微血管并发症,在我国最近几年的发病率越来越高,已经成为终末期肾脏病仅此于肾小球肾炎的第二个因素。发病机制非常复杂,认为和遗传因素以及高血压因素等具有相关性。现对早期糖尿病肾病的中药治疗进展予以阐述。

  • 标签: 早期糖尿病肾病 中药治疗 研究进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针灸推拿的治疗方法在对颈椎病(神经根型)患者在临床治疗过程中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100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使用常规的推拿的疗法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使用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对患者进行针灸以及推拿的综合治疗方法进行治疗,在治疗完成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以及患者的满意程度。结果两组患者在经过治疗后均有所好转,但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98%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80%,观察组患者的满意程度评分8.52±1.48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的满意程度评分5.03±1.26分。所有差异均为显著性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临床对于神经根型的颈椎病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通过使用针灸推拿治疗方法能够显著的提升患者的治疗效果,并能够提升患者在治疗完成后的满意程度,在实际的治疗过程中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针灸推拿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临床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甲状腺全切术治疗甲状腺癌的安全性。方法筛选2015年1月-2017年3月我院收治的甲状腺癌的患者116例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分成两组。全切组和近全切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全切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4.44%与近全切组治疗总有效率95.16%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全切组患者术后各项并发症的发生率均明显高于近全切组,两组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甲状腺全切术治疗甲状腺癌的治疗效果得到充分的肯定,但是其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较高,使得患者的预后受到影响,其安全性也受到一定的影响。甲状腺癌患者的治疗方式的选择应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进行制定。

  • 标签: 甲状腺癌 全切术 安全性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胃食管反流性咽喉炎病患接受艾司奥美拉唑,莫沙必利联合铝碳酸镁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时间2022年3月~2023年1月,将我院诊治的98例胃食管反流性咽喉炎病患者进行分组,其中对照组患者49例、观察组患者49例。对照组采用的治疗方法是:莫沙必利联合铝碳酸镁治疗;观察组采用的治疗方法是:艾司奥美拉唑、莫沙必利联合铝碳酸镁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发生不良反应的情况。结果:对照组治疗的总有效率低于观察组治疗的总有效率(P<0.05);对照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P<0.05)。结论:对胃食管反流性咽喉炎病患者接受艾司奥美拉唑,莫沙必利联合铝碳酸镁治疗治疗效果显著,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推荐在临床上使用。

  • 标签: 胃食管反流性咽喉炎 艾司奥美拉唑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应用类似儿童方案治疗Ph染色体阴性青少年及年轻成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8年11月在北京协和医院确诊并且应用统一的类似儿童ALL方案治疗的71例15~39岁Ph染色体阴性ALL/淋巴母细胞淋巴瘤(LBL)初治患者的临床资料和生存数据。结果71例患者中,男性46例(64.8%);中位年龄为20(15~38)岁。B-ALL/LBL占69.0%(49/71)。高危ALL占ALL总数的35.5%。诱导治疗的完全缓解率为93.0%。中位随访时间为44个月。2年累积复发率为34.6%(95% CI 27.0%~42.2%)。5年无病生存(DFS)率和总生存(OS)率分别为56.3%和64.3%。完成4个疗程化疗后一线行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组与化疗组患者的5年OS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非高危ALL患者的预计5年DFS率和OS率分别为63.1%和73.7%,明显高于高危ALL患者的32.0%和44.4%(P值均<0.001)。不良事件主要为血流感染、真菌感染、股骨头坏死,发生率与既往报道相当。结论类似儿童ALL方案是一种对Ph染色体阴性青少年及年轻成人ALL/LBL患者较为安全和有效的治疗方案。

  • 标签: 白血病,淋巴细胞,急性 青少年 年轻成人 费城染色体阴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