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8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急性出血糜烂胃炎的治疗方法。方法选取2011年4月至2013年2月收治在我院的100例由非甾体消炎药引起的急性出血糜烂胃炎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规定时期内要求患者停止使用非甾体消炎药,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使用铝碳酸镁和硫糖铝,进行为期30d的治疗,并观察结果。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症状均有所缓解,其有效率均达到50%以上,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中均未见不良反应。结论在治疗急性出血糜烂胃炎的过程中,铝碳酸镁等药物对由非甾体消炎药物所引起的病症有显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急性出血 糜烂性胃炎 铝碳酸镁 硫糖铝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血塞通软胶囊治疗缺血性卒中的有效和安全。方法抽取2019年4月至2021年3月临汾市中心医院收治的缺血性卒中患者124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2例。对照组给予血塞通软胶囊模拟剂联合阿司匹林肠溶片治疗,观察组给予血塞通软胶囊联合阿司匹林肠溶片治疗,两组均治疗3个月。比较两组治疗效果,治疗前后的凝血功能[凝血酶原时间(PT)、部分活化凝血酶活化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D-D)]、生活质量及神经功能[改良Barthel指数(mBI)、EuroQol健康指数量表(EQ5d)、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及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3个月后,观察组总有效率(95.16%,59/62)高于对照组(83.87%,52/62),P<0.05。治疗3个月后,两组PT、APTT较治疗前延长,且观察组长于对照组(P<0.05);两组血浆FIB、D-D水平及EQ5d、NIHSS评分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3个月后,两组mBI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期间,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1.61%,1/62)低于对照组(12.90%,8/62),P<0.05。结论血塞通软胶囊可改善缺血性卒中患者凝血功能,促进患者神经功能恢复,进而提高其生活质量,同时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安全高且疗效确切。

  • 标签: 缺血性卒中 血塞通软胶囊 神经功能 生活质量 安全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在内镜中心护理带教实习生中应用引导反馈下模拟教学模式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6月-2021年12月来我院内镜中心实习的实习生64例,按照1:1随机分组分为参照组32例应用常规教学,试验组32例应用引导反馈下模拟教学,对比两组实习生的考核成绩。结果:对两组实习生的理论知识、操作技能和护理病例书写成绩进行对比,试验组实习生各项评分均高于参照组实习生,p<0.05。结论:应用引导反馈下模拟教学与内镜中心护理带教中,提高实习生的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能力,规范病例的书写,为实习生在内镜中心工作提供基础。

  • 标签: 引导性反馈下模拟教学 内镜中心护理 实习生 考核成绩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不同体位下物理振动排石机(EPVL)对结石肾绞痛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5月至2021年5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150例结石肾绞痛患者,随机分为甲、乙、丙组并分别实施仰卧位、侧卧位、杂交位进行EPVL治疗,每组各50例。比较三组患者的结石排出情况、并发症发生率以及疼痛缓解情况。结果与乙、丙组比较,甲组患者治疗后7、14 d的结石排除率明显更高(P<0.05)。与甲、乙组比较,丙组的复发率明显更低(P<0.05)。三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甲、丙组比较,乙组的疼痛缓解程度更佳,且疼痛缓解时间更短(P<0.05)。结论EPVL治疗结石肾绞痛患者的优势显著,能够缓解患者的不适症状,同时不同的体位对患者的治疗效果也有一定影响,治疗中可就患者结石情况以及治疗需求选择合适体位。

  • 标签: 肾绞痛 碎石术 体位
  • 简介:摘要电力系统运行中,要确保设备的安全稳定,就需要继电保护装置发挥作用。随着自动化技术被应用于继电保护装置的设计中,实现了继电保护装置技术全面更新,自动化装置的可靠成为了保证电力系统继电保护作用得以充分发挥的关键。本论文针对电力系统继电保护与自动化装置可靠试验及评估进行研究。

  • 标签: 电力系统 继电保护 自动化装置 可靠性试验 技术评估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肥胖患者在接受腹腔镜袖状胃切除术(LSG)治疗后1个月时血清神经酰胺(CER)及其亚型(CERs)的变化并评估其与糖脂代谢和炎症介质的相关。方法选择2017年11月至2018年5月在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减重外科接受LSG的34例肥胖患者作为肥胖组[年龄(29.0±8.9)岁,女性30例(88.2%),男性4例(11.8%)],31例健康体检者作为正常对照组[年龄(24.8±3.8)岁,女性18例(58.1%),男性13例(41.9%)]。分别在手术前、手术后1个月收集肥胖患者临床资料并做自身前后对照分析。使用稳态模型评估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评估胰岛素抵抗程度。使用Exion UPLC-QTRAP 6500 PLUS(Sciex)液质联用仪,以电喷雾电离模式进行血清脂质组学分析。采用t检验、Wilcoxon秩和检验、SNK-q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利用Pearson相关、Spearman秩相关分析法分析CER与血清学指标的关系。结果34例肥胖患者在接受LSG后1个月血清Cer d18∶1/22∶0[手术前后分别为0.99(0.83,1.25)、0.55(0.45,0.77)pmol/L,Z=4.59,P<0.01]、Cer d18∶1/24∶0[手术前后分别为2.66(2.22,3.45)、1.46(0.99,2.22)pmol/L,Z=5.10,P<0.01]均降低,且与体质指数、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OMA-IR、C反应蛋白、白细胞介素6均呈显著正相关(r=0.26~0.59,均P<0.01)。结论Cer d18∶1/22∶0、Cer d18∶1/24∶0可能和肥胖患者接受LSG治疗后胰岛素抵抗、炎症因子减轻和心血管风险的下降有关。

  • 标签: 肥胖症 腹腔镜袖状胃切除术 神经酰胺类 胰岛素抵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多巴胺受体D2(DRD2)基因启动子区CpG岛DNA甲基化水平与持续性姿势-知觉头晕(PPPD)发病的关系。方法对自2017年1月至6月在烟台市烟台山医院神经内科确诊的43例PPPD患者(试验组)于收治时采集血样,对同期收治的未予选择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SRI)类或5-羟色胺和去甲肾上腺素再摄取抑制剂(SNRI)类药物治疗的、且随访3个月以上头晕症状未再发而排除PPPD诊断的45例急性前庭外周眩晕患者(对照组)于随访时采集血样,应用重亚硫酸盐测序法进行DRD2基因启动子区CpG岛甲基化水平的检测并比较2组间的差异。结果试验组DRD2基因启动子区CpG岛的甲基化阳性率(58.1%)明显高于对照组(15.6%),CpG岛位点甲基化率(0.15±0.18)明显高于对照组(0.04±0.1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PPPD发病可能与患者DRD2基因启动子区CpG岛DNA甲基化水平增高有关。

  • 标签: 持续性姿势-知觉性头晕 多巴胺受体D2基因 DNA甲基化 CpG岛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成人接种13价肺炎球菌多糖结合蛋白疫苗(PPCV13)与23价肺炎球菌多糖疫苗(PPSV23)的免疫原性与安全差异。方法检索美国国家医学图书馆数据库(NCBI)和Cochrane协作网图书馆等数据库,将比较PPCV13和PPSV23的免疫原性和安全的随机对照研究(RCT)纳入分析。合并计算抗菌调理吞噬活性的几何平均滴度(GMT)的比值(GMTR)和各类不良反应发生的相对危险度(RR)。结果共纳入5篇RCT文献,PPCV13组在接种1个月后针对10个血清型(1、4、5、6A、6B、9V、18C、19A、19F、23F)的GMT水平显著高于PPSV23组(P均<0.05);接种PPCV13和PPSV23,14 d后总体局部反应发生率并无显著差异(RR=1.08, 95%CI:0.95~1.24),总体全身反应发生率并无显著差异(RR=0.97,95%CI:0.91~1.04)。结论成人接种PPCV13与PPSV23的安全无显著差异,但接种PPCV13可以产生更好的免疫应答效果。

  • 标签: 疫苗 13价肺炎球菌多糖结合蛋白疫苗 23价肺炎球菌多糖疫苗 血清型 免疫原性 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