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7 个结果
  • 简介:摘要:近年来,我国航天技术呈现井喷发展趋势,航天工业发展进入快车道,新型航天企业不断涌现。航天项目在组织管理上也面临着不断变化的新形势,例如很多项目在研发和生产时都面临着市场化、国际化、信息化的环境。为了适应新形势,必须充分分析航天项目的研究和生产管理。组织模式创新研究已成为航空航天企业迫切而重要的研究课题。

  • 标签: 航天企业 项目管理 航天电源 产品进度管理 研究
  • 简介:摘要:随着社会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升,人们对建筑工程的质量和性能要求越来越高。建筑工程的建设规模逐步扩大,对基础工程的稳固性和安全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建筑企业要积极采用先进的基坑支护和降水技术,加强工程设计优化,通过科学的降水处理技术,有效提升基坑降水处理的质量,为后续施工提供可靠的基础,保障建筑基础的稳固性,避免安全事故的产生,保障工程施工的顺利进行,提高建筑工程的整体性能,提升建筑工程的质量和效益,

  • 标签: 基坑支护 降水设计 应用
  • 简介:摘要:在电网建设的过程中,保证电力系统的安全以及稳定运行的基础和前提是物资质量,做好物资质量监督以及专项抽检工作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

  • 标签:   物资管理 质量监督 专项抽检
  • 简介:摘要:随着我国城市化的发展,给建筑业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机遇和挑战。如今,随着人口的涌入,城市中的高层建筑越来越多,人们对高层建筑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在高层建筑的施工中,经常采用框架-剪力墙结构,由于结构的稳定性很强,因此具有良好的抗震性能,框架-剪力墙也能起到美化建筑的作用。在框架剪力墙施工过程中,常用的技术有模板施工技术、混凝土施工技术和钢筋施工技术。这些技术的有效实施与否,决定了框架-剪力墙能否发挥其最大的优势。框架-剪力墙的功能很多,相关的施工人员和设计人员应尽最大努力发挥其功能,减少其缺点,只有这样,才能使企业的效益最大化。

  • 标签: 建筑工程 框架剪力墙 结构施工 技术分析
  • 简介:摘要: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我国的5G技术有了很大进展,并在通信工程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以5G为代表的移动通信网络技术在国家发展中的地位不断攀升,并已逐成为人们工作与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各种信息以5G移动通信网络为载体和媒介进行传播,为日常生活与工作带来极大的便利。5G移动通信技术的应用是当下最热门的技术应用。基于此,本文首先分析了5G移动通信技术概述,其次探讨了5G通信技术关键技术,最后就5G技术在通信工程中的应用进行论述,以供参考。

  • 标签: 5G技术 移动通信网络 应用
  • 简介:摘要:近年来,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在这一过程中,大量的建筑拔地而起,在施工过程中,现场管理非常重要。但是,在大多数情况下,管理人员缺乏现场管理意识,没有对人员进行相关培训,对现场环境控制不力,造成了很多管理上的问题。面对现状,要严格现场施工管理,制定相关制度和措施,提高施工质量。

  • 标签: 建筑工程 施工现场管理 重要性 措施分析
  • 作者: 汪文涛 黎艺强 郭跃明 李明 梅海波 熊竹 邵景范 李进 陈顺有 Federico Canavese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1-03-07
  • 出处:《中华骨科杂志》 2021年第02期
  • 机构:福建医科大学教学医院福州市第二医院小儿骨科 350007,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小儿骨科 510623,佛山市中医院小儿骨科 528000,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小儿骨科 400014,湖南省儿童医院小儿骨科,长沙 410007,深圳市儿童医院小儿骨科 518038,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小儿骨科,武汉 430030,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小儿骨科,武汉 430022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Y"型软骨未闭合儿童股骨颈骨折术后股骨近端骺板早闭(premature proximal femur physeal closure, PPC)的风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3月至2017年5月采用手术治疗的106例"Y"型软骨未闭合股骨颈骨折患儿资料,记录患儿的年龄、性别、侧别、受伤机制、骨折分型、移位程度、手术时机、固定方式、有无过骺板固定、复位方式、复位质量和末次随访时有无股骨头坏死等可疑风险因素。术后6~12个月通过X线片评估有无PPC的发生。结果106例患儿均得到随访,随访时间(20.4±13.3)个月(范围6~86个月)。其中39例患儿股骨颈骨折术后发生PPC,发生率为36.8%(39/106)。发生PPC的患儿39例,男25例,女14例;年龄(9.7±3.6)岁(范围3~15岁);左侧23例,右侧16例;交通伤5例,高处坠落伤21例,运动伤12例,其他类型损伤1例;Delbet Ⅰ型2例,Ⅱ型26例,Ⅲ型11例;移位程度Ⅱ度26例,Ⅲ度13例;受伤至手术时间(3.3±2.8)d(范围1~14 d);克氏针固定2例,螺钉固定35例,钢板固定2例;过骺板固定2例,未过骺板固定37例;闭合复位15例,开放复位24例;解剖复位14例,可接受复位24例,不可接受复位1例;末次随访时24例出现股骨头坏死,余15例无股骨头坏死。统计学分析显示,有PPC的患儿年龄(t=3.875,P< 0.001)、移位程度(Z=-2.118,P=0.034)和股骨头坏死的发生率(χ2=42.280,P< 0.001)均大于无PPC的患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其余各因素两者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OR=1.288,P=0.011)和股骨头坏死(OR=40.336,P< 0.001)是儿童股骨颈骨折术后发生PPC的独立风险因素。ROC曲线分析提示年龄>10岁会增加PPC的风险。年龄≥10岁的患儿PPC发生率(63.6%,21/33)高于年龄<10岁的患儿(24.7%,18/73)(χ2=14.848,P< 0.001)。结论年龄≥10岁和股骨头坏死是"Y"型软骨未闭合儿童股骨颈骨折术后股骨近端骺板早闭的风险因素。

  • 标签: 儿童 股骨颈骨折 生长面 危险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