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7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旨在评估使用14C尿素酸呼气实验进行Hp感染诊断和治疗效果评估的疗效。方法::研究对象包括20名对照组和20名观察组患者,分别接受常规治疗和新治疗方案。使用14C尿素酸呼气实验进行Hp感染诊断和治疗后的复发率评估。结果:观察组患者在14C尿素酸呼气实验阳性率和阴性率上相对于对照组略低,治疗后Hp感染复发率也显著低于对照组。统计学分析显示观察组与对照组之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采用14C尿素酸呼气实验作为Hp感染诊断和治疗效果评估的工具,结合新的治疗方案,能够有效地降低Hp感染的发生率和复发率.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中国18家医院的14万例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角膜前表面散光的分布特征。方法回顾性系列病例研究。连续性收集2015年7月至2018年10月于中国18家爱尔眼科医院就诊的40岁以上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143 889例(143 889只右眼)的眼部生物参数资料。角膜前表面散光度数和轴向、前房深度、角膜屈光力、眼轴长度等眼球参数采用IOLMaster 500测量,获取3次测量结果的平均值。各医院将资料整理分析后提交给武汉爱尔眼科医院进行总体分析。非正态分布数据以M(P25~P75)表示;采用Mann-Whitney检验、Kruskal-Wallis检验、χ²检验等分析角膜前表面散光度数和轴向在不同性别、年龄、前房深度、角膜屈光力、眼轴长度中的分布差异。结果143 889例患者中女性84 319例,男性59 570例;年龄为72(65~78)岁;角膜散光度数为0.84(0.51~1.33)D,散光度数≥0.75 D者80 895例(56.22%),散光度数≥1.00 D者57 304例(39.83%)。女性角膜散光度数为0.87(0.53~1.37)D,男性为0.82(0.50~1.29)D(U=-14.891);女性顺规散光比例为33.26%(28 046/84 319),逆规散光比例为49.08%(41 385/84 319);男性顺规散光比例为34.26%(20 408/59 570),逆规散光比例为46.91%(27 945/59 570)(χ²=70.913),差异均有统计意义(均P<0.05)。随年龄增加,角膜散光度数先由0.94(0.57~1.48)D减少至0.75(0.46~1.18)D,后又增大至1.19(0.74~1.79)D,差异有统计意义(H=1 263.438,P<0.05),变化的转折在61~70岁。随着年龄的增大,顺规散光比例减小[由77.50%(396/511)减少至12.50%(3/24)],逆规散光比例增大[由11.15%(57/511)增大至79.07%(34/43)],斜向散光比例变化不大[17.02%(16/94)至19.92%(245/1 230)],分布差异有统计意义(χ²=10 174.496,P<0.05)。前房越浅,角膜散光度数越大,由0.82(0.51~1.31)D增大至1.05(0.61~1.56)D;逆规散光比例越大,由47.32%(60 207/127 227)增大至51.69%(184/356),差异均有统计意义(H=409.961,χ²=120.995;均P<0.05)。平均角膜屈光力越大,角膜散光度数越大,由0.80(0.49~1.33)D增大至0.95(0.58~1.53)D;逆规散光比例越小,由52.84%(4 963/9 392)减小至39.97%(9 023/22 577),差异均有统计意义(H=808.562,χ²=752.147;均P<0.05)。不同眼轴长度相比,当眼轴长度>25.00 mm时,角膜散光度数最大,为1.04(0.62~1.65)D;逆规散光比例最大,为49.00%(10 964/22 376),差异均有统计意义(H=2 071.198,χ²=131.130;均P<0.05)。结论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角膜前表面散光轴向以逆规散光为主。随着年龄的增大,角膜散光度数有先减小后增加的趋势。65岁为顺规散光向逆规散光变化的转折点。前房越浅,角膜前表面散光度数以及逆规散光比例越大。当眼轴长度>25.00 mm时,角膜前表面散光度数和逆规散光比例最大。(中华眼科杂志,2021,57:56-62)

  • 标签: 白内障 散光 轴长度,眼 前房 年龄分布 性别分布
  • 作者: 李莉
  • 学科: 文化科学 > 教育学
  • 创建时间:2012-12-22
  • 出处:《少年智力开发报》 2012年第49期
  • 机构:自去年下期我校实施了以“导学案”为载体的“学教合一”的课程教学改革。导学案教学是指在上课时,老师和每个学生手中都有一篇导学案,课前学生按导学案预习,课上老师按导学案教,学生按导学案学,课堂笔记在导学案上记,课堂练习在导学案上做的教学模式。导学案既是教案,也是学案,它将课前预习、新课导学、当堂检测、总结提升、学习评价和课外作业等教与学的要素有机地整合到一起,大大提高了常规教学的质量和水平。以下是笔者一年多来编写和使用“导学案”后的几点体会: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疱疹性咽峡炎患儿(普通组)、疱疹性咽峡炎合并细菌感染患儿(实验组)及健康儿童(对照组)进行 SAA、 hs-CRP联合检测,探讨 SAA及 hs-CRP在疱疹性咽峡炎合并细菌感染早期诊断中的诊断效能,为指导临床抗菌药物的使用提供参考。方法:应用人血清淀粉样蛋白 A试剂盒及 C-反应蛋白试剂盒检测普通组、实验组、对照组的血清 SAA及 hs-CRP,比较分析两者在各组之间有无统计差异。结果:普通组、实验组患儿 SAA和 hs-CRP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意义( P < 0.05);实验组 SAA和 hs-CRP水平高于普通组,差异有统计意义( P < 0.05)。结论:血清中 SAA及 hs-CRP联合检测在疱疹性咽峡炎合并细菌感染患儿早期诊断中具有诊断价值,可以为指导临床抗菌药物的使用提供参考。

  • 标签: 血清淀粉样蛋白 A, C反应蛋白,疱疹性咽峡炎 临床应用
  • 简介:摘要:核心素养背景下,教师为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成效,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可采取板块式导模式进行教学。小学数学板块式教学设计以教材解构为基础,以自主、合作、探究为主线,以板块重构为手段,以素养和思维发展为目标,设计思路遵循“四重”。通过教学板块的科学构建,让学生在真实情境里,通过自主与合作学习,迁移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 标签: 小学数学 板块式 导学模式
  • 简介: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一个人到学校里来上学,不仅是为了取得一份知识的行囊,而主要是为了变得更聪明”。聪明不仅是腹经伦,更重要的会认知、会研究、会创造。教育最重要的不是获取知识,而是发展思维能力。许多科学研究和发现都是在超出常规思维方式得到的,在学生学习生物的过程中,再也没有比发现、惊奇、探究、成功更具有吸引力了。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鼓励并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 标签: 生物学教学 学生 创造性思维
  • 简介:牛津大学的导师制以其特有的“世界上最为有效的教育关系”而备受世人赞誉。在社会视野下.导师制的起源及其所形成的教育关系成为具有研究价值的教育现象。这是由于一方面作为早期大学的主要教学形式,导师制的形成必然受到特定社会背景的影响,另一方面,在这项个别指导教学系统中,导师角色涵盖了多重社会意蕴。导师不仅是教学场域中学习者个体的动态控制者,也是师生交互性人际空间的塑造者,又是学习共同体的建造者,同时还是影响学生个体社会化的重要他人。

  • 标签: 导师制 社会背景 导师角色
  • 简介:(以下简称)是1954年中央教育部委托北京师范大学编写,并于1957年夏下发全国各地使用和征求意见的有关幼儿园课程的指导性文件.在1958年的学术批判运动中,被错误地批判,最终未能正式发布,但它仍然对中国当时的幼儿园课程建设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 标签: 20世纪50年代 幼儿园 课程中国化 科学化 教育质量 游戏
  • 简介:摘要目的对PICU医院感染的特点和相关因素进行流行病分析,为预防控制PICU医院感染、降低感染率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调查分析入住PICU的215例新生儿的医院感染率、感染特征以及相关因素,进而制定相对应的预防控制措施,以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结果医院感染率为6.11%;感染部位以下呼吸道感染(36.07%)、上呼吸道感染(16.07%)及口腔感染(14.8%)居多;胎龄<37周、体重≤1500g、脐静脉插管、使用呼吸机、PICC插管和经鼻口腔吸痰(P<0.05)等是PICU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结论针对PICU医院感染的特点和危险因素,加强对患者个体差异的关注,积极治疗原发病,全面加强消毒,增强手卫生的依从性等,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可降低PICU医院感染发生率。

  • 标签: 医院感染 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 流行病学 监测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探讨血液病患者输血前免疫血液检查情况。方法 选取我院 2018年 1月 ~2019年 6月收治的 70例血液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取对应标本,并通过试管法对标本进行 ABO正反定型、抗体鉴定检测,采用固相凝集法对标本血小板抗体进行筛查。结果 血液病患者 ABO血型正反定型的凝集强度易发生改变导致定型困难,自身与同种抗体常单独或同时存在导致供受者红细胞与血小板的不相配合,血型异常与抗体阳性的情况与血液病的种类有关。结论 血液病患者易发生血型异常、易产生红细胞与血小板抗体,应结合其病史和输血史分析输血前检查结果选择适合的血液,保证临床输血安全。

  • 标签: 血液病 ABO定型 不规则抗体 血小板抗体
  • 简介:【摘要】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与发展,对今后的教育发展方向及提升教学水平发挥着重要作用。教师不再是单纯的知识传授者,而是学生学习过程的引导者和组织者。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启发式教学、探究式学习等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同时,评价也不再局限于单一的考试成绩,而是更加注重学生的综合素养和能力发展。通过多样化的评价方式,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并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本文就小学数学课堂“教、、评”一体化的思考与实践研究展开论述。

  • 标签: 小学数学 教学模式 一体化 评价 学习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自制解剖双语微课对护理学专业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医学英语水平和知识表达技能等综合能力培养的影响。方法成立学习小组,教师指导学生独立完成微课制作。以2017级和2018级护理学专业医学生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在试验组教学与学生自学中应用微课。对比考试成绩和分析调查问卷,验证自制微课对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作用。采用SPSS 20.0进行t检验。结果自制微课53部;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期末理论及实验考试成绩均提升(P<0.05),其中学习小组成员成绩优秀率达31.25%(10/32);问卷结果显示试验组使用微课课堂教学满意度达90.24%(74/82),85.37%(70/82)的学生希望参与微课制作,100.00%(40/40)的学习小组成员认为制作微课带动了自主学习,82.50%(33/40)以上的学生表示知识表达得到有效锻炼,67.50%(27/40)的学生的医学英语从中获得提升。结论自制解剖双语微课是实现护理学专业医学生综合能力培养目标的有效手段。

  • 标签: 护理学 解剖学 微课 自主学习 综合能力
  • 简介:【摘要】目的 本文针对中药超微饮片与传统饮片进行详细研究,并讨论其化学成分、药效剂量。方法 鉴别小柴胡汤超微饮片与传统饮片的化学成分,对中药超微饮片与传统饮片药效剂量、水溶物浸出物量、溶出量相比。结果 化学成分的定量及定性,超微技术处理过的饮片破壁细胞视野占比90%多;化学成分两组饮片的斑点状况皆为相同且超微饮片较为显著;水溶性浸出物量的检测,提高浸膏的所得概率,从而增加水溶性成分的溶出量;黄芩苷与总黄酮的溶出量

  • 标签: 传统饮片 药效学剂量 中药超微饮片 化学成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胸腺肽α联合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治疗重症肺炎的效果及对患者血浆降钙素原(PCT)、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可溶性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1(sFTL-1)的影响。方法选择建德市第一人民医院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重症肺炎患者118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59例)和对照组(59例)。对照组给予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胸腺肽α治疗。两组疗程均为7 d。比较两组治疗疗效,治疗前后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Ⅱ(APACHEⅡ)评分、血气分析及血浆PCT、hs-CRP和sFTL-1水平变化。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1.53%)高于对照组(74.58%)(χ2=6.020,P<0.05);观察组治疗后APACHE Ⅱ评分[(13.24±1.87)分],低于对照组[(18.95±2.12)分](t=15.515,P<0.05);观察组治疗后动脉血氧分压(PaO2)[(75.46±3.28)mmHg]和氧合指数(PaO2/FiO2)[(258.49±13.08)mmHg]均高于对照组[(67.83±3.54)mmHg和(225.41±16.57)mmHg](t=12.144、12.036,均P<0.05);观察组治疗后血浆PCT[(4.23±0.78)μg/L]、hs-CRP[(17.32±3.25)mg/L]和sFTL-1[(324.15±26.41)ng/L]均低于对照组[(7.59±1.42)μg/L、(32.14±7.28)mg/L和(394.21±24.09)ng/L](t=15.930、14.278、15.054,均P<0.05)。结论胸腺肽α联合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治疗重症肺炎效果明显,可降低患者血浆PCT、hs-CRP和sFTL-1水平。

  • 标签: 肺炎 血气分析 C反应蛋白质 降钙素 超敏可溶性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1 胸腺肽α 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复方制剂
  • 简介:   摘要 新工科背景下,思政教育融入课程已成为大趋势。以应用密码课程为例,分析了现有的课程思政存在的问题,并以树立学生总体国家安全观为总目标和研究切入点,探索课程思政改革与创新。提出了思政目标与毕业要求有机结合课程思政目标设计、思政点牵引课程内容重塑的行动路径、案例驱动式导入方式,并建立了课程思政案例库。应用密码作为安全类基础课程,思政建设探索对于培养服务国家和地方具备总体国家安全观的信息安全人才意义重大。

  • 标签:    总体国家安全 应用密码学 课程思政改革与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