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2 个结果
  • 简介:通过对我国刑法相关规定的扩大解释和体系解释,并考虑到因应社会经济发展,严密法益保护的需要,可以认为财产性利益是我国财产犯罪的行为对象。在界定财产性利益的外延时,应以无体性、客观财产价值、确定且具体的利益为一般性判定标准;具体到盗窃罪等取得型财产犯罪,还可以特别考虑该财产性利益是否具有可转移性。所有权以及包括在所有权中的其他财产权利、他物权、以请求支付财物为内容的债权,是财产性利益的主要类别能量、商业秘密、虚拟财产、劳务等特殊的无体性存在,或者因为无法脱离其载体而独立存在,或者因为缺乏客观财产价值,或者因为欠缺可转移性,而无法被认定为财产性利益,或者在盗窃罪等取得型财产犯罪的范围内,无法承认其为行为对象。

  • 标签: 财产犯罪 财产性利益 行为对象
  • 简介:在全球价值链分工背景下,以关境为统计基础的传统贸易统计方法因为将中间品多次往返边境产生的出口全部计入总出口中,导致了重复计算虚夸了一国的出口额而备受诟病。为此,基于经合组织(OECD)和世界贸易组织(WTO)组织开发的增加值贸易核算方法,测算大陆对台出口中的重复计算份额。研究表明,1995-2011年间,大陆对台湾地区出口额中重复计算的比重从7.28%递增至2011年的18.16%。制造业中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业、橡胶和塑料制品业,电器和光学设备制造业这三个行业的重复计算比例最高,在2011年均接近20%。以上研究表明,包含在传统出口中越来越夸大的重复计算部分,已经导致了大陆对台湾地区出口出现统计幻觉。可以将此作为依据,重新制定对台贸易政策,以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

  • 标签: 国内增加值 重复计算 出口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