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4 个结果
  • 简介:1826年,刚刚大学毕业的法国青年巴拉尔便起劲地研究海藻,因为当时人们已知海藻中含碘成份很高。巴拉尔就是要研究怎样从海藻中提取碘。他把海藻烧成灰,用热水浸取,再往里通入氯气,就得到了紫黑色的碘的晶体。然而,在实验过程中,巴拉尔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在提取后的母液底部,总沉着一层深褐色的液体,这种液体有一股刺鼻的臭味。

  • 标签: 巴拉尔 法国 海藻 化学元素 化学实验
  • 简介:1879年,美国物理学家霍尔发现,当电流垂直于外磁场方向通过导电体时,在垂直于电流和磁场的方向,物体两侧会产生电势差。这种电势差的大小与电流和磁场强度的乘积成正比,与物体沿磁场方向的厚度成反比。这就是人们熟知的霍尔效应。它的比例系数称霍尔系数,其符号取决于物体中载流子的符号,其数值则与栽流子的浓度有关。

  • 标签: 霍尔效应 诺贝尔物理学奖 量子物理学 高中 物理
  • 简介:1781年,天文学家威廉·赫歇耳发现天王星以后,吸引了天文学界科技人员的极大兴趣,纷纷想通过观察更多地了解这个新发现的星球的奥秘。可是,人们在观察中却发现,它的位置总是和根据万有引力定律计算出来的结果不相符合。于是,在天文学界引起了种种议论。有的人怀疑万有引力定律的正确性;有的人则认为这可能是天王星受到另一颗尚未发现的行星吸引的结果。虽然当时有不少人相信后一种假设,但是都缺乏勇气去寻找这颗未知的行星,因为谁都知道这是一个非常困难的工作,需要付出十分艰辛的努力。

  • 标签: 发现 海王星 万有引力定律 轶事 天文学家 科技人员
  • 简介:2004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被授予三位美国科学家.他们是:戴维·罗格斯、戴维·波利茨、弗兰克·维尔切克。三位科学家能获得这一殊荣是因为他们通过一个完善的数学模型揭开了物理场强相互作用理论中的夸克渐近自由现象的秘密。诺贝尔奖评委会认为他们三人的研究成果对微观世界的研究作出了重大贡献,将他们的发现描述成“夸克世界一项精彩的发现。”

  • 标签: 夸克渐近自由现象 数学模型 物理场强相互作用理论 中学 物理 备课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