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循证护理对晚期肿瘤患者高凝状态的影响。方法选取浙江省肿瘤医院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收治的晚期肿瘤并出现高凝状态的患者134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67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采用循证护理模式。观察4周,分别记录比较两组患者各凝血相关指标水平[凝血酶时间(TT)、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D-D)、血小板(PLT)]及不良事件(深静脉血栓和导管相关血栓)发生率。结果护理干预前,两组TT、PT、APTT、FIB、D-D、PLT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护理干预后,两组TT、PT、APTT、FIB、PLT均改善,观察组较对照组改善明显,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干预后,观察组D-D为(458.5±69.4)μg/L,低于对照组的(539.6±69.9)μ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73,P<0.05);观察组发生深静脉血栓0例、导管相关血栓1例,对照组分别为3例、5例,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循证护理虽然对晚期肿瘤患者高凝状态下的各项凝血指标改善不明显,但能明显降低血液中D-D水平,并且能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

  • 标签: 循证护理 肿瘤 高凝状态 凝血酶原 纤维蛋白原 D-二聚体 血小板 深静脉血栓 导管相关血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