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2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和分析显微外科手术在神经胶质患者中的临床医疗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5月至2014年2月收治的100例神经胶质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50例)与对照组(50例),实验组中,患者采用显微外科手术进行康复治疗。对照组中,患者采用常规的化疗及药物辅助进行治疗。分析与研究试验对象的临床医疗情况,并且进行综合疗效评定。结果通过比较实验组与对照组间的治疗总有效率,实验组为90%,而对照组仅为72%,实验组的患者具有明显优势,差异结果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显微外科手术对于神经胶质患者具有很好的临床医疗效果,可以有效缓解患者的病情,在今后的神经胶质患者中值得参考。

  • 标签: 显微外科手术 神经胶质瘤 临床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高压氧对前庭神经术后面神经功能恢复的疗效。方法收集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神经外科2014年1月至2018年6月收治的经显微手术切除,术后病理诊断为前庭神经伴单侧面神经功能障碍的97例患者病历资料。根据前庭神经临床分期,将患者分为1期前庭神经患者18例,2期前庭神经患者29例,3期前庭神经患者47例,4期前庭神经患者3例(因人数过少未纳入统计分析)。每期患者根据术后是否进行高压氧治疗分为高压氧治疗组和对照组,依据多伦多面神经评定系统对2组进行评分比较。结果1期前庭神经患者术后高压氧治疗组面神经评分[(76.18±13.73)分]与对照组[(72.14±11.35)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期患者术后高压氧治疗组面神经评分[(74.13±12.59)分]与对照组[(58.77±17.84)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期患者术后高压氧治疗组面神经评分[(67.86±14.51)分]与对照组[(54.37±14.76)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期前庭神经术后行高压氧治疗对面神经功能恢复无影响。2、3期前庭神经术后面神经功能容易受损,使用高压氧治疗对促进面神经功能恢复作用明显。

  • 标签: 高压氧 前庭神经瘤 显微手术 面神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光学体表引导摆位对于内转移放射治疗精度的提高作用。方法收集于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拟行大分割放疗的内转移患者19例,采用头颈肩联合开放式面罩固定。第一次治疗使用体表标记线辅助摆位(简称标记线摆位),行锥形束CT(CBCT)扫描六维位置校正后采集体表轮廓作为后续治疗的参考图像。后续治疗分次随机分为标记线摆位(85分次)和光学体表引导摆位(简称光学摆位,101分次)。每分次治疗时均记录光学体表监测数据并采集CBCT图像进行验证。比较采用两种摆位方法患者的六维误差数据,用x¯±s表示。在采用标记线摆位的分次,比较光学体表监测和金标准CBCT两种测量方法的相关性和一致性。使用Pearson相关分析法分析相关性,Bland-Altman法检验两者的一致性。结果两种位置验证方式的左右、头脚、腹背3个方向平移误差以及俯仰、翻滚、旋转3个角度的旋转误差相关系数分别为0.91、0.70、0.78、0.75、0.85、0.77(P<0.01),且两种方法的测量结果呈正相关,六组数值95%一致性限度范围分别为-0.29~0.19 cm(左右)、-0.25~0.25 cm(头脚)、-0.27~0.19 cm(腹背)、-1.76°~1.76°(俯仰)、-1.54°~1.60°(翻滚)、-2.18°~1.69°(旋转),均<3 mm/3°。与标记线摆位相比较,光学摆位三维误差从(0.35±0.16)cm降低到(0.14±0.07)cm。结论光学体表监测误差和CBCT误差具有很好的相关性和一致性。光学摆位可减小开放式面罩固定下内转移放疗分次间摆位误差。

  • 标签: 开放式面罩 光学体表引导 放射疗法,大分割 摆位误差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肌痉挛在神经镜辅助显微手术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2月至2016年12月来我院进行原发性肌痉挛治疗的患者72例,并按照随机平均原则,将患者平均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对照组36例患者行传统显微血管减压手术,实验组36例患者行神经镜辅助下显微减压手术,对两组患者的治愈率、并发症及术后住院时间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实验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且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及住院时间均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神经镜辅助显微手术治疗肌痉挛具有显著疗效,可防止对责任血管出现遗漏情况,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肌痉挛 神经内镜 显微手术治疗
  • 简介:摘要本文报道了1例合并有静脉血栓形成的髓过氧化物酶抗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MPO-ANCA)阳性肥厚性硬脑膜炎的病例,其主要表现为慢性头痛伴神经的损伤。其MPO-ANCA阳性,磁共振静脉血管成像(MRV)及头颅磁敏感加权成像(SWI)提示静脉窦血栓形成,头颅磁共振(MRI)增强示小脑幕及海绵窦强化。给予激素联合免疫抑制剂治疗后症状明显改善,最终被诊断为MPO-ANCA相关的肥厚性硬脑膜炎。

  • 标签: 脑膜 脑膜炎 髓过氧化物酶 抗体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锁定钢板固定治疗(有限切开)胫骨Pilon骨折的疗效。方法采用随机方法将2014年1月到2015年1月我院收治的73例胫骨Pilon骨折患者进行分组,观察组接受有限切开锁定钢板固定手术,对照组常规行切开固定治疗,对比2组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3%(36/37),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7%(1/37),对照组分别为75.0%(27/36)、22.2%(8/3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胫骨Pilon骨折患者进行有限切开的锁定钢板固定治疗是一种兼备良好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的疗法。

  • 标签: 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 有限切开 胫骨Pilon骨折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采用腔超声诊断在老年性前列腺疾病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老年性前列腺疾病患者60例作为本文的观察对象,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有30例。给予普通超声给对照组患者进行检查,而观察组患者则实施腔超声检查,比较检查后的情况。结果比较二维超声侧值,长径、宽径、厚径、体积经过检查,两组见具有差异(P<0.05)。结论腔超声检查,可以更加清晰显示增生结节,分辨内部回声区,以及具有较为丰富的彩色多普勒血流图、能量图,更加容易测定指标,相比于普通超声而言,在诊断上价值更高,优势更大。

  • 标签: 老年性前列腺疾病 腔内超声 普通超声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临床治疗时,对锁骨骨折患者实施重建钢板固定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从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选取68例锁骨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两组,即研究组与对照组,进行不同的固定手术,研究组(34例),行重建钢板固定术,对照组(34例),行克氏针髓内固定术,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相比对照组,研究组治疗效果更佳(P<0.05),骨折复位更好,并发症发生率更低。结论:在临床治疗时,对锁骨骨折患者行重建钢板固定术是有实质性的效果和临床价值的。

  • 标签: 锁骨骨折 重建钢板内固定 克氏针髓内固定 治疗效果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肋间神经阻滞联合局麻微创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MPCNL)的可行性与安全性。方法2018年10月至2019年11月,超声引导下于患侧第10、11、12肋骨下缘与脊柱交叉点处进行肋间神经阻滞,每个部位注射0.5%布比卡因5 ml(含1/1000肾上腺素),然后在选定的穿刺通道上进行局部浸润麻醉(2%利多卡因10 ml+生理盐水15 ml混合液约10 ml)。采用超声引导下穿刺、一步扩张法MPCNL,分别在钬激光碎石开始10 min及术后2 h、6 h、24 h行视觉模拟评分(VAS)评估疼痛严重程度;术后2 h及术后第1天复查血常规评估术中出血量;术后4周复查腹部平片或超声评估结石清除率。结果38例均顺利完成手术,无一例需改变麻醉方式,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无一例中转开放手术,术中及术后2 h、4 h、24 h的VAS均值分别为2.6、2.2、1.8和1.3分,术后4周结石总体清除率91.3%(21/23)。结论选择合适的病例,肋间神经阻滞联合局麻MPCNL操作简便,手术安全,疗效满意,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经皮肾镜 结石 局麻 肋间神经阻滞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锁定钢板固定治疗(有限切开)胫骨Pilon骨折的疗效。方法采用随机方法将2014年1月到2015年1月我院收治的73例胫骨Pilon骨折患者进行分组,观察组接受有限切开锁定钢板固定手术,对照组常规行切开固定治疗,对比2组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3%(36/37),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7%(1/37),对照组分别为75.0%(27/36)、22.2%(8/3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胫骨Pilon骨折患者进行有限切开的锁定钢板固定治疗是一种兼备良好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的疗法。

  • 标签: 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 有限切开 胫骨Pilon骨折 疗效
  • 简介:摘要:在工业生产过程和生活采暖中,板式换热器的高效率换热、占地小、价格较低等特点收到了广大生产企业的青睐。本文的特点是是在满足 NB/T47004.1-2017《板式热交换器》标准要求的前提下,介绍一种快速根据压降要求计算板片数的计算方法,从而达到快速确定板片数的目的。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管免疫母细胞性T细胞淋巴(AITL)患者的临床特点及预后因素。方法选择2012年1月至12月,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44例初诊AITL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患者为36例,女性为8例,年龄为18~78岁,中位年龄为57.5岁。44例AITL患者接受CHOP(环磷酰胺+吡柔比星+长春新碱+泼尼松)方案治疗,其中4例联合应用西达苯胺、硼替佐米,6例接受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auto-HSCT)。回顾性分析AITL患者的临床特点。采用Kaplan-Meier法绘制接受与未接受auto-HSCT患者的总体生存(OS)曲线。采用Log-rank检验对未接受auto-HSCT患者OS率进行单因素分析,纳入分析的影响因素包括性别、国际预后指数(IPI)评分、外周T细胞淋巴预后指数(PIT)评分、年龄、B症状、皮疹、胸腔/腹腔积液、骨髓受累、白细胞计数(WBC)、血红蛋白(Hb)值、血小板计数、血清乳酸脱氢酶(LDH)水平、铁蛋白水平、β2-微球蛋白(MG)水平。将单因素分析结果中有统计学意义,以及有临床指导意义的影响因素,纳入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本研究遵循的程序符合2008及2013年修订版《世界医学会赫尔辛基宣言》的要求。结果①本研究44例AITL患者中,有B症状的患者为34例(77.3%)。Ann Arbor分期为Ⅰ~Ⅱ期的患者为5例(11.4%),Ⅲ~Ⅳ期者为39例(88.6%);美国东部协作肿瘤组体能状况评分(ECOG-PS)<2分者为20例(45.5%),ECOG-PS≥2分者为24例(54.5%);IPI评分系0~1分者为9例(20.5%),2分者为12例(27.2%),3~5分者为23例(52.3%);PIT评分系0分者为10例(22.7%),1分者为5例(11.4%),2分者为12例(27.3%),3~4分者为17例(38.6%)。②本研究44例AITL患者血常规检查结果示,中位WBC为6.2×109/L,中位Hb值为125 g/L,中位血小板计数为163×109/L。中位血清LDH水平为292 U/L,中位铁蛋白水平为171 μg/L,中位β2-MG水平为3.8 mg/L。14例(31.8%)患者原发病累及骨髓。免疫组织化学检查结果示,27例(61.4%)患者检测到CD21、CD23、CD35表达呈阳性的滤泡树突状细胞(FDC)。③本研究44例AITL患者完全缓解(CR)率为13.6%(6/44),部分缓解(PR)率为38.7%(17/44),疾病稳定(SD)率为22.7%(10/44),疾病进展(PD)率为25.0%(11/44)。44例患者5年OS率为50.0%,中位OS期为14.5个月(8 d~60.0个月)。④仅接受CHOP方案化疗的AITL患者5年OS率为44.1%;接受CHOP方案联合西达苯胺、硼替佐米等新药治疗的患者5年OS率为75.0%。接受auto-HSCT的AITL患者5年OS率为83.3%,高于未接受auto-HSCT者的22.9%,并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001,P=0.014)。38例未接受auto-HSCT的AITL患者预后相关因素的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60岁的患者5年OS率为37.8%,显著高于年龄>60岁者的11.8%,并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0.139,P=0.023)。血清β2-MG水平<4 mg/L的患者5年OS率为23.9%,显著高于β2-MG水平≥4 mg/L者的18.6%,并且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χ2=5.520,P=0.019)。⑤对38例未接受auto-HSCT患者预后相关因素进行多因素分析发现,年龄>60岁(HR=2.716,P=0.031),骨髓受累(HR=2.696,P=0.042),血清β2-MG水平≥4 mg/L(HR=4.927,P=0.004)为AITL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AITL患者以中、老年男性为主,常合并皮疹、浆膜腔积液等,首诊时Ann Arbor分期晚。年龄>60岁、骨髓受累、血清β2-MG水平≥4 mg/L可以作为未接受auto-HSCT AITL患者的预后独立危险因素。西达苯胺、硼替佐米等新药可以提高AITL患者疗效,auto-HSCT能够有效改善患者OS。

  • 标签: 淋巴瘤 免疫母细胞淋巴结病 药物疗法 造血干细胞移植 预后 血管免疫母细胞性T细胞淋巴瘤 回顾性研究
  • 简介:大学新毕业生工作适应不良是常见的现象,也是目前大学生就业担忧和顾虑的问题之一。这位刚毕业进入工作岗位的求助者出现了明显的抑郁症状,且在咨询过程中发现其抑郁的根源可以追溯到童年时期,并且有深刻的家庭教育文化背景。诊断为神经衰弱,采用态度治疗和心理稳定化技术后,经过两个月的咨询,求助者的神经衰弱症状基本消失,对自己和未来的态度基本明朗。一个月后电话回访,显示咨询效果良好。

  • 标签: 新毕业生 神经衰弱 态度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单侧翼点入路显微手术治疗前循环双侧多发动脉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9年12月于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神经外科行单侧翼点入路显微手术夹闭的53例前循环双侧多发动脉患者的临床资料。53例患者共132个动脉,Hunt-Hess分级为Ⅰ~Ⅳ级。通过术中夹闭情况和术后并发症评价手术的安全性;术后行临床随访,采用格拉斯哥预后评级(GOS)评估患者的预后。结果132个动脉中,术中成功夹闭动脉129个,3个开颅侧对侧未破裂动脉行自体筋膜包裹加固处理。术后发生感染5例(9.4%),脑积水10例(18.9%),再出血2例(3.8%),迟发性脑缺血19例(35.8%),严重激素或电解质紊乱6例(11.3%)。出院时预后良好(GOS Ⅳ、Ⅴ级为预后良好)者44例(83.0%),术后3个月预后良好者49例(92.4%)。住院时间为(17.4±5.7)d(范围为11~36 d),治疗费用为(7.5±1.7)万元(范围为6.0~16.8万元)。出院患者的满意率为94.3%(50/53)。结论部分前循环双侧多发动脉可采用经单侧翼点入路显微手术治疗。通过严格的术前评估、合理的手术预案以及恰当的显微操作,可获得较满意的治疗效果,术后并发症较少。

  • 标签: 颅内动脉瘤 双侧 神经外科手术 治疗结果 单侧翼点入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单侧翼点入路显微手术治疗前循环双侧多发动脉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9年12月于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神经外科行单侧翼点入路显微手术夹闭的53例前循环双侧多发动脉患者的临床资料。53例患者共132个动脉,Hunt-Hess分级为Ⅰ~Ⅳ级。通过术中夹闭情况和术后并发症评价手术的安全性;术后行临床随访,采用格拉斯哥预后评级(GOS)评估患者的预后。结果132个动脉中,术中成功夹闭动脉129个,3个开颅侧对侧未破裂动脉行自体筋膜包裹加固处理。术后发生感染5例(9.4%),脑积水10例(18.9%),再出血2例(3.8%),迟发性脑缺血19例(35.8%),严重激素或电解质紊乱6例(11.3%)。出院时预后良好(GOS Ⅳ、Ⅴ级为预后良好)者44例(83.0%),术后3个月预后良好者49例(92.4%)。住院时间为(17.4±5.7)d(范围为11~36 d),治疗费用为(7.5±1.7)万元(范围为6.0~16.8万元)。出院患者的满意率为94.3%(50/53)。结论部分前循环双侧多发动脉可采用经单侧翼点入路显微手术治疗。通过严格的术前评估、合理的手术预案以及恰当的显微操作,可获得较满意的治疗效果,术后并发症较少。

  • 标签: 颅内动脉瘤 双侧 神经外科手术 治疗结果 单侧翼点入路
  • 简介:【摘要】目的 对老年下肢手术患者使用B超引导下外周神经阻滞的麻醉效果进行分析。方法 选择我院2021年4月~2022年6月期间收治的老年下肢手术患者中的54例患者作为实验对象,借助随机、单盲法分组的方式,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7例。为对照组的27例患者提供外周神经阻滞麻醉的方式,为实验组的27例患者提供B超引导下外周神经阻滞麻醉的方式。对两组患者的麻醉效果与阻滞效果等指标进行对比。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麻醉效果与组织效果等指标均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为老年下肢手术患者进行麻醉的过程中,使用B超引导下外周神经阻滞麻醉的方式,可以有效地提升麻醉与组织的效果,缓解患者的疼痛情况,减少应激反应的影响,加快患者的恢复速度,具备在临床治疗之中推广的价值。

  • 标签: 老年患者 下肢手术 麻醉效果 B超引导下外周神经阻滞麻醉 阻滞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脑脊液二代测序(Next-generation sequencing,NGS)在中枢神经系统布鲁菌感染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018年1至6月郑州大学人民医院住院并临床疑诊为中枢神经系统布鲁菌感染的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3例患者均行常规脑脊液及NGS检测,并进行病原分析。结果3例患者中2例有牛羊接触史,1例有饮用生羊奶史,急性起病,主要症状为头痛、发热。影像学表现为柔脑膜、腰髓或脑室旁受累。脑脊液常规白细胞计数升高,以单核细胞为主,蛋白质水平增加,葡萄糖水平降低。脑脊液NGS检出布鲁菌的核酸序列数为(47~16 411)条,覆盖度为(0.092~4.340)%。结论脑脊液NGS能够辅助中枢神经系统布鲁菌感染的临床诊断。

  • 标签: 二代测序 脑脊液 布鲁菌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改良踝关节后外侧入路和传统后外侧入路联合内侧入路切开复位固定治疗三踝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分析2013年6月至2019年6月海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46例三踝骨折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14例,女32例;年龄19~71岁[(49.2±14.9)岁]。Lauge-Hansen分型:旋后外旋型4度33例,旋前外旋型4度13例。25例采用改良后外侧入路联合内侧入路切开复位固定(改良入路组),21例采用传统后外侧入路联合内侧入路切开复位固定(传统入路组)。比较两组术后3 d和1周视觉模拟评分(VAS)、骨折愈合时间、末次随访时踝关节屈伸活动度和踝关节功能Baird-Jackson评分、术后患肢麻木及伤口坏死等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患者均获随访11~21个月[(14.8±2.2)个月]。术后3 d两组VAS、骨折愈合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术后1周改良入路组VAS为3.0(3.0,4.0)分,显著低于传统入路组的4.0(3.0,5.0)分(P<0.05)。末次随访时两组踝关节跖屈活动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改良入路组背伸活动度为(11.8±2.8)°,显著大于传统入路组的(8.1±3.5)°(P<0.01)。末次随访时两组Baird-Jackson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传统入路组4例出现患肢麻木,2例伤口皮肤坏死,改良入路组无患肢麻木及伤口皮肤坏死出现(P<0.01)。结论改良踝关节后外侧入路与传统踝关节后外侧入路联合内侧入路切开复位固定治疗三踝骨折均能取得良好疗效,但前者具有疼痛减轻、踝关节背伸功能恢复更好、术后并发症少等优势。

  • 标签: 踝关节 踝损伤 骨折固定术,内
  • 简介:摘要:在多个行业中技术人员常会用到钢印与金属铭牌字符识别技术,钢印及金属铭牌字符主要刻打在各类硬质外表面上,多具有字符与背景颜色相近、背景易反光、字符印迹不明显、字符倾斜等特征。因此,使用传统方法对钢印及金属铭牌字符进行检测时,容易受到各类因素的干扰导致检测准确率低,此外传统方法的效果优化操作复杂且实现度较差。本文提出采用基于神经网络的金属序列号识别技术,有助于解决以上问题。

  • 标签: 转向架 序列号 神经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