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9 个结果
  • 简介:摘要总结分析17例肾上腺淋巴瘤的临床诊治经验,探讨该病的影像特点及病理类型。结果显示,肾上腺淋巴瘤的影像学检查无特异性,表现与一般的囊肿相似,但囊腔密度略高于单纯囊肿,部分病例囊壁可见钙化,少数可显示腺瘤样表现。本病确诊主要靠病理检查。对于肿瘤最大径≥4.0 cm、有内分泌功能、可疑恶性,或有明显临床症状者,推荐手术治疗。

  • 标签: 肾上腺肿瘤 肾上腺淋巴管瘤 诊断 治疗 腹腔镜技术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特发性肌病(IIM)间质性肺炎(ILD)并发肺部感染时的临床特征。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14年1月至2017年12月连续收治的IIM-ILD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等将其按是否合并肺部感染分为合并感染组和未合并感染组。比较2组患者临床资料及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水平,采用χ2检验、Mann-Whitney U检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处理数据,并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评估淋巴细胞亚群的诊断价值。结果共纳入153例患者,其中合并感染组51例,未合并感染组102例。合并感染组的患者的肌痛、皮疹、咳嗽咳痰、畏寒发热、ALT、LDH、ESR及CRP均高于未合并感染组,而外周血淋巴细胞计数明显减低(Z=-3.283,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肌痛、咳嗽咳痰、LDH>350 U/L、淋巴细胞计数<0.9×109/L是IIM-ILD患者合并肺部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OR值分别为4.31、3.81、2.70和2.44,P均<0.05)。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中,合并感染组患者NK细胞及CD3+、CD3+CD4+、CD3+CD8+ T细胞数均明显减低(分别为Z=-2.28,P<0.05;Z=-3.094,P<0.05;Z=-2.918,P<0.05;Z=-2.308,P<0.05)。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显示CD3+ T细胞联合CRP可以提高IIM-ILD合并肺部感染诊断的敏感度(AUC=0.729)。结论IM-ILD患者合并感染时更容易出现肌痛、咳嗽咳痰以及LDH升高。外周血T细胞数量的减少预示IIM-ILD患者并发肺部感染的风险增大。

  • 标签: T淋巴细胞 肺疾病,间质性 肺部感染 特发性炎性肌病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淋巴瘤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14年1月至2020年12月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行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的41例淋巴瘤患者临床资料,包括霍奇金淋巴瘤6例,非霍奇金淋巴瘤35例。采用化疗药物+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血小板生成素(TPO)或化疗药物+G-CSF的动员方案。移植前预处理方案:26例患者采用BEAM方案+地西他滨,12例采用BEAM方案,3例采用BEAM方案+西达苯胺。观察患者无进展生存(PFS)及总生存(OS)、相关并发症、移植后转归,以及临床分期、B症状、国际预后指数(IPI)评分、结外累及部位、血红蛋白、乳酸脱氢酶(LDH)、β2-微球蛋白(β2-MG)、移植方案、移植前状态对移植后OS及PFS的影响。结果41例患者中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前疾病获得完全缓解37例(90.24%),部分缓解2例(4.88%),未评估2例(4.88%)。24例干细胞采集资料完整的患者采集的中位有核细胞计数12.74×108/kg[(3.91~22.68)×108/kg],中位CD34阳性细胞数为6.74×106/kg[(0.91~50.47)×106/kg]。全部41例患者均获得造血重建,中位血小板植入时间为11 d(7~32 d),中位粒细胞植入时间为9 d(8~16 d)。41例患者移植后疾病均获得完全缓解,无一例发生移植相关死亡。至随访结束,无疾病进展33例,死亡8例。患者移植后12、24、72个月OS率分别为93.4%、85.3%和60.9%,PFS率分别为93.3%、84.0%、84.0%。中位PFS及OS时间均为未达到。不同性别、临床分期、B症状、IPI评分、结外累及部位、血红蛋白、LDH、β2-MG、移植前状态患者OS及PFS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移植前预处理方案为BEAM方案+地西他滨患者PFS及OS均优于单用BEAM方案患者(均P<0.05)。结论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淋巴瘤具有较好的效果。BEAM方案+地西他滨预处理方案较单用BEAM方案可获得更长的生存时间。

  • 标签: 造血干细胞移植 淋巴瘤 治疗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18F-FDG PET/CT对大动脉(TA)疾病活动定性评估的价值以及PET血管活性评分(PETVAS)与疾病活动的关系。方法采用回顾研究方法,纳入2016年2月至2021年8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的TA患者84例[男12例、女72例,年龄(30.0±7.3)岁],根据Kerr评分将患者分为临床活动组(68例)和非活动组(16例)。患者均行18F-FDG PET/CT显像,依据视觉评分对PET/CT图像进行定性判读(活动/非活动)并获得PETVAS。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比较2组间PETVAS及性反应指标[血红细胞沉降率(ESR)和C反应蛋白(CRP)],采用Spearman秩相关评价PETVAS、Kerr评分、ESR、CRP之间的相关,采用ROC曲线分析比较PETVAS与ESR、CRP对TA疾病活动的评估效能。结果以PET/CT图像视觉评分(≥2分)判断TA疾病活动的灵敏度、特异性、准确分别为86.8%(59/68)、15/16、88.1%(74/84);临床活动组PETVAS(分)、ESR(mm/1 h)、CRP(mg/L)均明显高于临床非活动组[11.0(6.0,18.0)与0.0(0.0,3.0)、67.0(25.3,104.0)与10.1(7.1,20.8)和32.3(7.1,72.1)与1.8(1.0,5.3);z值:4.53~5.23,均P<0.001];PETVAS与Kerr评分、ESR和CRP均呈正相关(rs值:0.65、0.57和0.56,均P<0.001),Kerr评分与PETVAS的相关高于其与CRP和ESR的相关(rs值:0.55和0.55,均P<0.001);PETVAS的ROC AUC和约登指数(YI)分别为0.92和0.77,高于CRP(AUC=0.87,YI=0.65)和ESR(AUC=0.87,YI=0.66)。结论18F-FDG PET/CT是定性评估TA患者疾病活动的有效工具,PETVAS有助于判断TA疾病活动,其效能优于指标。

  • 标签: Takayasu动脉炎 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术 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氟脱氧葡萄糖F18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析临床护理路径对提高肺癌手术患者护理质量的影响效果。 方法: 将我院在 2018 年 2 月到 2019 年 2 月期间收治的 100 例 肺癌手术患者 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 50 例,对照组实行常规护理干预措施,观察组实行临床护理路径干预措施,对两组患者在护理完成后的效果进行收集和分析。 结果: 护理结束后,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各项指标评分均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 结论: 在对肺癌手术患者进行护理时,采用临床护理路径干预措施的效果更好,有较高应用价值。

  • 标签: 临床护理路径 肺癌 护理质量
  • 简介:【摘要】 目的:分析术后护理中实施康复护理对肺癌患者肺功能及生活质量的改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于2019.08-2020.08医治的78例肺癌患者,按照护理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比两组护理后的肺功能指标和生活质量评分。结果:治疗后,实验组患者肺功能指标与生活质量评分结果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Essen卒中风险评分量表(Essen stroke risk score,ESRS)联合与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 lymphocyte ratio,NLR)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2015年7月1日至2019年6月30日在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老年心血管内科因疑似冠心病住院并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冠脉造影结果分为冠心病组(血管狭窄≥50%)与对照组(血管狭窄<50%)。收集两组患者的临床、实验室和冠脉造影资料,计算NLR,评价ESRS、冠脉狭窄程度积分(Gensini法)。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及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or characteristic curve,ROC曲线)进行分析,评价ESRS联合NLR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结果研究期间共入组患者325例,其中冠心病组219例,对照组106例。冠心病组年龄、高血压、糖尿病、外周动脉疾病、ESRS、NLR、空腹血糖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ESRS(r=0.515,P<0.001)及NLR(r=0.250,P<0.001)与冠脉Gensini积分呈正相关关系。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建立了logistic回归模型1为logit(P1)=-2.072+0.566×ESRS+0.299×NLR+0.173×空腹血糖(诊断准确率为71.7%)与logistic回归模型2为logit(P2)=-1.169+0.594×ESRS+0.302×NLR(诊断准确率为70.8%)。2个模型诊断准确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99),最终选择logistic回归模型2作为联合诊断模型。ESRS、NLR及logistic回归模型2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13、0.634及0.73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ESRS的诊断临界值为2,NLR的诊断临界值为2.74,logistic回归模型2联合诊断的95%CI(0.684,0.783),敏感度60.27%,特异度为78.30%,该模型显著优于单一指标ESRS(P=0.047)及NLR(P<0.001)的诊断效能。结论ESRS联合NLR构建的诊断模型显著优于单一指标的诊断效能,可用于冠心病的预测。

  • 标签: 冠心病 冠状动脉狭窄 荧光素血管造影术 高血压 糖尿病 logistic模型 ROC曲线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18F-FDG PET/CT显像视觉和半定量分析在颅内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PCNSL)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11年5月至2018年12月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18F-FDG PET/CT检查的45例颅内PCNSL患者[男性26例、女性19例,年龄(57.49±2.54)岁]的影像资料,并分别与52例脑胶质瘤和60例脑转移瘤患者进行对比,采用视觉分析3组患者的病灶分布和形态特征,半定量分析最大标准化摄取值(SUVmax)、肿瘤与对侧相应部位脑组织SUVmax的比值(T/WM),评价18F-FDG PET/CT在颅内PCNSL诊断中的价值。2组间半定量结果的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和校正后t检验,2组间诊断效能的比较及鉴别诊断阈值的判断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进行分析。结果视觉分析结果显示,颅内PCNSL以高摄取18F-FDG的幕上、单发、结节状或团块状病灶为多见,水肿、占位效应及瘤内继发改变不明显。半定量分析结果显示,与脑胶质瘤和脑转移瘤相比,颅内PCNSL的SUVmax最高(脑胶质瘤:9.96±0.48;脑转移瘤:11.97±0.58;颅内PCNSL :26.42±1.17,t= 13.02、11.07,均P=0.000),T/WM亦最高(脑胶质瘤:2.99±0.09;脑转移瘤:2.60±0.08;颅内PCNSL:4.37±0.10,t=10.13、13.88,均P=0.000),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当SUVmax=15.8时,颅内PCNSL与脑胶质瘤鉴别诊断的ROC曲线下面积(AUC)最大(0.982),而当SUVmax= 16.8时,颅内PCNSL与脑转移瘤鉴别诊断的AUC最大(0.946);T/WM=3.395为颅内PCNSL与脑胶质瘤鉴别诊断的最佳阈值,T/WM =3.220为颅内PCNSL与脑转移瘤鉴别诊断的最佳阈值。结论18F-FDG PET/CT显像可以作为传统影像学诊断颅内PCNSL的有效补充,同时在颅内PCNSL与脑胶质瘤和脑转移瘤的鉴别诊断方面具有显著优势。

  • 标签: 中枢神经系统肿瘤 神经淋巴瘤病 神经胶质瘤 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术 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氟脱氧葡萄糖F18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运动疼痛诱发试验对早期膝关节骨关节(knee osteoarthritis,KOA)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设计,数据来源于2018年杭州社区KOA健康管理项目,共纳入1 816例符合标准的病例。根据KOA患病情况及程度,分为未患KOA(正常人群组530例),患KOA且Kellgren-Lawrence(KL)分期≤Ⅱ(早期组534例),患KOA且KL>Ⅱ(中晚期组752例)。将启动、蹲起、上下楼梯和做家务4项运动纳入诱发试验,统计指标包括年龄、性别、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先进行相关分析,根据结果绘制接受者操作特性(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比较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值,并给出相应最佳临界值。通过倾向性评分匹配(propensity score matching,PSM)校正年龄、性别两项混杂因素,校正后平衡检验P>0.05。通过Kappa分析评价运动疼痛诱发试验和X线片诊断早期膝骨关节的一致。结果正常人群组、早期组、中晚期组年龄分别为(67.39±7.43)岁、(67.41±9.52)岁、(71.55±9.87)岁,三组性别的分布为男238例,女292例;男209例,女325例;男357例,女395例。正常人群组与早期组在年龄和性别分布上没有异质(P>0.05),早期组与中晚期组在年龄和性别分布上有异质(t=-0.034,P<0.05;χ2=8.80,P<0.05)。正常组、早期组、中晚期组启动痛VAS评分为0.16±0.37、2.70±1.69、3.68±2.10,蹲起痛VAS评分为0.42±0.49、2.88±1.44、4.01±2.08,上下楼梯痛VAS评分为0.47±0.50、2.87±1.38、3.82±1.98,做家务痛VAS评分为0.14±0.35、2.15±1.40、3.45±2.09,最严重疼痛VAS评分为0.51±0.50、3.59±1.48、4.68±2.01。正常人群组和早期组在上述疼痛中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3.81;t=-37.25;t=-37.66;t=-32.07;t=-45.41;P<0.05);在校正年龄和性别前,早期组中晚期组在上述疼痛中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93;t=-10.84;t=-9.56;t=-12.52;t=-10.64;P<0.05),校正年龄、性别后两者间启动疼痛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正常人群组和早期组ROC曲线结果显示最严重疼痛的AUC值最高,为0.98,最佳临界值为1分。校正混杂因素后早期组和中晚期组的ROC曲线结果显示最严重疼痛的AUC值最高,为0.72,最佳临界值为4分;由于早期组和中晚期组之间ROC曲线的AUC值偏低,使用获得的运动疼痛诱发试验诊断方法与X线片诊断方法对早期和中晚期患者进行一致检验,Kappa值0.41(P<0.05)。结论运动疼痛诱发试验中最严重的疼痛评分>1分并且≤4分可初步诊断早期KOA,对鉴别正常人群和早期KOA患者的价值高并且近似于X线片检查;对区分早期和中晚期KOA患者的价值中等,与KL分期的一致中等,在有条件的情况下还需完善影像学检查综合判断。

  • 标签: 早期诊断 骨关节炎,膝 横断面研究 对比研究 关节痛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机械循环支持和免疫调节联合治疗暴发性心肌合并心原性休克患者的疗效。方法该研究为观察研究。回顾连续入选2017年10月至2019年12月河南省人民医院心脏重症监护室收治的暴发性心肌合并心原性休克的患者。根据机械辅助支持的方式将入选患者分为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组、体外膜肺氧合(ECMO)组和IABP+ECMO组。采用相关共识推荐的“以生命支持为依托的综合救治方案”治疗,主要包括机械循环支持(如IABP不足以维持循环,应立刻加用ECMO),免疫调节治疗(包括使用足够剂量的糖皮质激素和免疫球蛋白),如果患者合并呼吸窘迫应立即给予机械通气,其他治疗包括对症和预防使用抗生素治疗。采用电子和手工检索结合的方法从医院病历系统中获得入选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基线临床资料,药物治疗情况,临时起搏器、连续肾脏替代治疗及机械通气使用情况,以及主要治疗结果[包括死亡、好转情况,住院天数,以及出院时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值等]等。结果研究共入选患者37例,其中男性22例,年龄(37.4±17.0)岁。37例患者中19例单用IABP支持治疗(IABP组),5例直接采用ECMO支持治疗(ECMO组),其余13例采用了IABP+ECMO支持治疗(IABP+ECMO组)。37例患者入院时平均动脉血压为(70.21±17.37)mmHg(1 mmHg=0.133 kPa),心率(100±30)次/min,三度房室传导阻滞10例、室心动过速/心室颤动12例,其中由于三度房室传导阻滞植入临时起搏器者10例,由于交感电风暴植入临时起搏器者1例。37例患者入院时峰值心肌肌钙蛋白I(18.61±9.55)μg/L,峰值B型利钠肽1 670(518,3 410)ng/L,LVEF(32.3±10.4)%。37例患者中死亡3例(均为IABP+ECMO组患者),其余34例均好转出院,存活率92%,且均可下床活动并正常饮食,住院天数(22.7±8.2)d。出院时34例患者的LVEF为(50.1±10.5)%。IABP+ECMO组患者乳酸水平高于IABP组和ECMO组(P<0.001和=0.005),LVEF低于IABP组(P=0.004),三组患者存活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²=4.614,P=0.079)。IABP+ECMO组患者机械通气比例高于IABP组和ECMO组(P分别为0.005和0.022),血管活性药物使用情况、植入临时起搏器比例、行连续肾脏替代治疗比例三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以机械循环支持和免疫调节为核心的综合救治方案可有效救治暴发性心肌合并心原性休克患者。

  • 标签: 心肌炎 休克,心原性 免疫调节 机械循环支持
  • 简介:摘要肾上腺肠源囊肿罕见,本文报道1例。患者为体检发现肾上腺占位入院,术前诊断考虑肾上腺单纯囊肿,行手术完整切除。术后病理回报为肾上腺肠源囊肿。术后1年随访无复发,恢复良好。肾上腺肠源囊肿临床表现不典型,确诊依靠病理检查,手术切除为最佳的治疗方案。

  • 标签: 囊肿 肠源性 肾上腺 诊断 治疗
  • 简介:摘要:在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下,在教育教学中过程中,对学生培养的方向也发生了一定的转变,在以往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往往更注重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对生字以及内容的掌握程度。实施上,语文学科是开放的,所以在教学中,教师应重点关注学生思辨阅读水平的提升,让学生能够通过阅读技能获得知识,也能培养能力。基于此,本文主要围绕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如何让学生具备思辨的能力和意识展开论述,并对其在教学中的重要加以分析,希望能够给相关的教职人员以启发。

  • 标签: 小学语文 思辨性阅读 教学策略 实施
  • 简介:摘要:测绘工程质量管理水平与工程建设施工质量、建设成本及施工进度等有着直接关系,所以备受人们的关注。在此基础上,文章首先阐述了测绘工程质量管理的必要和内容,简析了测绘工程质量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研究了测绘工程质量管理问题的解决措施,以期为相关业界人士提供有效参考。

  • 标签: 测绘工程 质量管理 问题 解决措施
  • 简介:摘要:随着经济社会和档案事业的发展,特别是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办公室档案管理工作有了很大的发展,但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许多新的挑战。基于此,本文将对新时期办公室档案管理的有效进行研究。

  • 标签: 办公室档案 档案管理 新时期
  • 简介:摘要:随着经济社会和档案事业的发展,特别是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办公室档案管理工作有了很大的发展,但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许多新的挑战。基于此,本文将对新时期办公室档案管理的有效进行研究。

  • 标签: 办公室档案 档案管理 新时期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糖尿病高渗昏迷(HNDC)的急诊救治与护理措施。方法:采集2021.1.1-2022.10.31期间HNDC患者60例,依据随机数字表形式1:1划分为2组,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综合护理;统计两组抢救效果及渗透压、血糖、血钠等指标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恢复空腹血糖、血清渗透压时间短于对照组,抢救后渗透压、血糖、血钠指标水平低于对照组(P

  • 标签: 糖尿病高渗性昏迷 急诊抢救 护理 抢救效果 血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有针对的预防和控制方法在眼科手术中的应用。方法:从2019年3月到2021年3月,收集204名接受眼科手术的病人。随机分成两组,一组102例,另一组102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则根据有针对的防控措施来进行管理,并对干预前后的医护人员的医院感染防控态度、行为以及眼科手术后的医院感染情况展开调查和分析。结果:对照组的感染发生率明显高于观察组,两组之间有显著差异,P

  • 标签: 针对性防控措施 眼科手术 手术感染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光固化复合树脂在牙冠缺损修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15年8月至2016年8月我院收治的80例牙冠缺损患者的临床资料,40例患者使用常规复合树脂进行牙冠缺损修复,作为对照组,40例患者使用光固化复合树脂进行牙冠缺损修复,作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牙冠缺损修复效果、术后不良事件发生率和患者的治疗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95.00%,对照组为77.50%,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满意度为92.50%,对照组为70.00%,P<0.05。结论光固化复合树脂可有效提高牙冠缺损治疗效果,对于提高患者的治疗满意度、降低术后不良事件发生率均具有积极作用,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牙冠缺损 光固化复合树脂
  • 简介:测绘是许多项目工程的基础工作,对工程项目建设具有重要影响。所以在测绘工程中,还应加强对测绘工程的质量控,促进我国测绘工程质量管理水平的提升,为相关项目建设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 标签: 测绘工程 质量管理 测绘质量 措施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