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 个结果
  • 简介:2002年年末,素有"音乐教父"之称的台湾著名音乐人罗大佑在北京首体举行了围炉音乐会.歌迷们从四面八方赶来,在现场与罗大佑一唱一和,忘乎所以.看到那些25至35岁的年轻的白领们、年轻的总裁们、年轻的经理们、年轻的学者们,他们已然成为中国社会中坚力量的主体,当他们出现在这样一个大众文化狂欢和文化怀旧典礼式的空间时,我们才恍然,那些不为严肃学者和严肃文化所认可的东西,已经在深入着我们的生活、建构着我们的思想.不光是流行音乐,影视剧、通俗文学、体育赛事、手机短信、漫画卡通、广告等等无不充斥着我们的生活.可以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浪潮和中国特色的市场经济的深化,一个中国特色的世俗化和大众文化时代已经降临.当面对无处不在的大众文化和汹涌的当代大众文化思潮,如何来认识和评价当代中国大众文化,一些知名的学者感到了言说的艰难,"这种艰难既来自中国大众文化本身的历史与现实的复杂性,也来自用以诊断与分析这个历史与现实的中国本土理论话语资源的贫乏."①但立足本土,建构中国大众文化学已成为当代中国学人的共识.

  • 标签: 中国 电视剧 当代 大众文化 文化身份 文化样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