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0 个结果
  • 简介:1918年秋、1919年冬,毛泽东先后两度来到北京,与北大红楼结下了不解之缘。在红楼任北京大学图书馆助理员期间,毛泽东积极参加北京大学的进步社团和学术活动,广泛结交活跃于当时北大新文化舞台上的知名人物,与陈独秀、李大钊等先进知识分子广泛接触。这期间,在新文化运动的影响下,他还利用北大良好的学习条件,阅读和研究了大量的西方资产阶级哲学著作,并开始学习和研究马克思主义,迅速朝着马克思主义的方向发展。红楼生涯,是毛泽东走向革命道路的重要一步。

  • 标签: 毛泽东 北大红楼 新文化运动 马克思主义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呼吸内科抗生的临床应用情况,针对其应用中的问题进行总结、改进。方法 160例呼吸内科接受治疗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深入分析,观察呼吸内科的抗生应用情况、用药合理性。结果 160例患者中,147例实施抗生治疗,抗生的应用率为91.88%;其中,头孢哌酮、阿奇霉素、头孢他啶、左氧氟沙星是最常用的抗生,应用患者数分别为76例、23例、17例、10例,占比分别为51.70%、15.65%、11.56%、6.80%,头孢哌酮的应用率最高。部分患者因病情严重需采用二联用药、三联用药。147例应用抗生治疗的患者中,存在11例用药不合理情况,其中包括6例(54.55%)治疗过程长,3例(27.27%)科学性不足,2例(18.18%)联合用药后出现耐药菌株和不良反应,其中治疗过程长占比最高。结论 呼吸内科中的抗生应用率高,反应出抗生疗效良好,但其中也有一部分用药不合理情况需要进行优化改进。

  • 标签:  呼吸内科 呼吸系统疾病 抗生素 合理性
  • 简介:摘要β淀粉样蛋白(β-amyloid peptide,Aβ)在脑组织中沉积形成的淀粉样斑块是阿茨海默病(AD)的主要病理机制之一。β淀粉样前体蛋白(APP)经淀粉样降解产生Aβ。APP在内质网生成后的胞内转运过程极其复杂,其影响因素较多,本文综述了APP胞内转运路径,重点描述了糖基化、磷酸化、泛素化、脂质化以及结合蛋白对APP胞内转运的影响,意在从翻译后修饰、结合蛋白两个视角阐释APP胞内转运及其降解调节,以期进一步阐明AD的发生发展机制,并为AD干预和(或)治疗新策略提供思路。

  • 标签: 阿尔茨海默病 β淀粉样前体蛋白 β淀粉样蛋白 胞内转运 翻译后修饰 结合蛋白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 γ-干扰体外释放酶联免疫试验( TB-IGRA)在结核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我院 2017年 6月至 2018年 8月收治的 120例结核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结核菌素皮肤过敏试验( TST)与 TB-IGRA试验在结核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结果: TST诊断肺结核、肺外结核的阳性率为 68.2%和 50.0%, TB-IGRA诊断肺结核、肺外结核的阳性率为 86.4%和 87.5%; TST诊断涂阳、涂阴肺结核的阳性率为 62.5%和 59.4%, TB-IGRA诊断涂阳、涂阴肺结核的阳性率为 87.5%和 84.4%。与 TST诊断相比, TB-IGRA诊断肺结核、肺外结核及涂阳、涂阴肺结核的阳性率较高( P< 0.05)。结论: TB-IGRA诊断结核病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 标签: 干扰素体外释放酶联免疫试验 结核病 诊断
  • 简介:[摘要] 目的:分析重组人血小板生成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疾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采样时间段2018.10~2021.09,研究样本为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60例,分析治疗方法,探讨其临床疗效,分段随机化分组,对照组/30(予达那唑治疗),实验组/30(重组人血小板生成(rhTPO)治疗),对比患者(1)治疗有效率;(2)不良反应发生率(肝酶升高、过敏样改变、头痛、头晕)。结果:较对照组患者,实验组治疗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对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疾病运用重组人血小板生成治疗,有较好治疗效果,同时治疗安全性较高,有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临床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干扰栓联合阿奇霉素治疗衣原体、支原体性宫颈炎的临床效果。方法摘取2009年8月至2012年7月的衣原体、支原体性宫颈炎100例进行研究,将所有患者按照治疗时间的先后平均分为两组——对照组与治疗组,每组的患者例数为50。其中,对照组患者采取干扰栓进行治疗,治疗组患者在采取同样的治疗方法的基础上,给予阿奇霉素进行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治疗组患者有高达81.0%的病原体转阴率,总有效率高达88.0%,对照组分别为58.0%、70.0%,两组患者相比,存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治疗组与对照组对比复发率,治疗组为8.0%,对照组为22.0%,存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干扰联合阿奇霉素治疗衣原体、支原体性宫颈炎,疗效明显,患者的复发率也比较低,具有较高的临床治疗价值。

  • 标签: 干扰素栓 阿奇霉素 衣原体 支原体 宫颈炎
  • 简介:摘要目的应用扫描式葡萄糖监测系统(FGMS)评估贴敷式胰岛泵对1型糖尿病(T1DM)患者血糖动态变化的影响,比较胰岛素不同注射方式对血糖控制的疗效。方法于2019年8月至2019年12月期间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入组T1DM患者,符合纳入排除标准的受试者根据所用胰岛注射方式分别进入3组:每日多次胰岛注射组(MDI组),传统胰岛泵组(CSII组),Equil贴敷式胰岛泵组(Equil组)。其中MDI、CSII组受试者胰岛注射方式不变,Equil组受试者由MDI或CSII转为Equil贴敷式胰岛泵治疗。共入组患者30例,均佩戴FGMS 2周,记录FGMS监测期间各项血糖指标,监测不良事件,比较各组血糖控制效果和治疗满意度。结果两组应用胰岛泵的患者平均血糖波动幅度(MAGE)均小于MDI组,使用贴敷式胰岛泵的患者严重低血糖(≤2.8 mmol/L)时间少、血糖变异系数(CV)低(P均<0.05)。结论Equil贴敷式胰岛泵的血糖控制效果不亚于传统胰岛泵。

  • 标签: 糖尿病,1型 贴敷式胰岛素泵 扫描式葡萄糖监测 血糖控制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及探讨重组人干扰α-2b阴道泡腾胶囊在治疗宫颈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中的疗效。方法选择2017年5月至8月在我院参加妇女病普查中发现的宫颈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感染患者62例分为2组,治疗组35例采用重组人干扰α-2b阴道泡腾胶囊治疗,对照组27例给予甲硝唑栓治疗。治疗结束后3个月、9个月复查宫颈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测及人乳头瘤病毒基因分型检测,评价治疗效果。结果HPV病毒感染情况治疗后3个月、9个月治疗组有效率达31.4%、82.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8.5%、51.8%,治疗组再次感染率2.9%低于对照组的11.1%,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无明显药物不良反应。结论重组人干扰α-2b阴道泡腾胶囊局部治疗宫颈HPV感染效果显著,未发现明显药物不良反应,使用安全方便,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重组人干扰素 宫颈人乳头瘤病毒感染 效果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