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4 个结果
  • 简介:幽默滑稽是汉民族性格的一个特点,其可以追溯的历史非常久远。大约在西周末年出现了专供贵族声色之娱的、职业化的“优”,一方面进一步张扬滑稽调笑,另一方面也使这一行与统治阶级保持了更加密切的关系。随着封建统治秩序的建立、儒家思想地位的确立,人与人关系的日渐严肃,“优”越来越受到社会舆论的指责,为“流俗所轻”,人性格中外向、开放的一面也在潜移默化的发生变化,走向严谨端正,不苟言笑,“意归义正”。不然,“空戏滑稽,德音大坏”。

  • 标签: 滑稽 声色 严肃 张扬 审美文化 元代
  • 简介:蒙古人"大元"的建立,对汉民族文明和传统思想产生了极大的冲击和破坏,使因循守旧的传统思想文化和温柔敦厚的审美风尚在游牧民族迅速崛起和物质力量骤然增强的直接冲击下,遭受了历史性的颠覆,从而使元代审美风尚偏离传统,有了新的变化和发展,呈现出与前不同而为元所独有的特点来,即它们的异变性、民族性、开放性、质朴性和阶段性五大特征.

  • 标签: 审美风尚 温柔敦厚 颠覆 元代 物质力量 质朴
  • 简介:<正>一回归民间与戏曲研究中的民间立场在"纯"戏曲研究中,民间是不怎么被纳入学者们的学术视野的,所以,我们在批判封建文人士夫把戏曲视为"小道"、"末技"时,我们汲汲与留恋的还多是文人士夫的文献文本,似乎不如此就不是

  • 标签: 戏曲创作 戏曲研究 民间立场 文化论 花部 缀白裘
  • 简介:“梅派”表演构成梅兰芳艺术的基础和主体,是一个比较清晰的概念范畴,其传播和弘扬均有相对明晰的指向和目标,但梅兰芳的历史文化意义,却远不止“梅派”一词所能全部归纳。梅兰芳艺术精神是对“梅兰芳”这一文化符号更具涵盖、也更为核心和本质的概括,是诠释梅兰芳之所以为梅兰芳、“梅派”之所以为“梅派”、梅兰芳所以能够缔造京剧之崇的索解之码。而这,显然远远不局限于舞台觀餛。梅兰芳艺术精神是一个综合体,是人与艺,艺与时、与世的复合,是艺术与思想、精神的统一。护国寺街9号梅兰芳纪念馆前身为梅兰芳故居,新中国成立后梅兰芳的北京寓所。从其文化空间来看,每一平方米其实都有历史和文化的印记。就纪念馆而言,不能仅仅停留于对故居的定格和“静止化”,而应追寻这种定格与“静止化”背后的历史记忆、真实生活和故事细节,这样与拜谒参观者所形成的互动和交流应该是最为生动和有效的。

  • 标签: 梅兰芳 艺术精神 文化空间 纪念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