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3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静脉血栓形成(deep cerebral vein thrombosis, DCVT)的临床和影像学特点。方法回顾性纳入南京鼓楼医院2006年12月至2019年12月经影像学确诊的DCVT住院病例,分析患者的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治疗及转归。结果共纳入11例DCVT患者,男性7例,女性4例,平均发病年龄41.6岁。最常见的临床表现为急性或亚急性起病的头痛(11/11,100%)、意识障碍(5/11,45.5%)和癫痫发作(4/11,36.4%)。11例患者均累及直窦,9例累及大脑大静脉,5例累及大脑内静脉,1例累及基底静脉。所有患者均合并其他静脉血栓,3例合并皮质浅静脉血栓形成。8例(72.3%)早期CT平扫(发病1周内)可显示大脑大静脉高密度点征或直窦条索征。头颅MRI显示90.9%(10/11)的患者出现实质损害,以丘脑受累(5/11,45.5%)最常见,其次为深部白质(4/11,36.4%)。1例患者接受尿激酶介入溶栓治疗,发病第6天死亡。其余10例接受抗凝治疗后好转,随访4个月至13年显示,4例遗留轻至中度残疾(改良Rankin量表评分1~3分),6例恢复正常。结论头痛、意识障碍和癫痫发作是DCVT的常见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显示丘脑或深部白质受累时需警惕DCVT的可能。需重视早期CT平扫显示的高信号血栓点征和条索征。合并皮质静脉血栓形成的DCVT患者急性期进展迅猛,转归较差。

  • 标签: 颅内血栓形成 静脉血栓形成 窦血栓形成,颅内 脑静脉 丘脑 神经影像 治疗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单纯皮质静脉血栓形成(isolated cortical vein thrombosis, ICVT)的临床和影像学特点,以提高对该少见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收集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2013年12月至2019年9月期间收治的ICVT患者,对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治疗及预后进行分析。结果共纳入6例ICVT患者,男性和女性各3例,平均发病年龄37岁。临床主要表现为急性起病的癫痫发作(5/6,83.3%)、局灶性神经功能缺损(3/6,50.0%)和头痛(3/6,50.0%)。在影像学检查中,ICVT的直接征象为斑点征和条索征,间接征象为叶出血、梗死或水肿。结论癫痫发作、局灶性神经功能缺损和头痛是ICVT的常见表现,多模式影像学检查有助于该病的早期诊断。

  • 标签: 颅内血栓形成 静脉血栓形成 脑静脉 磁共振成像 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脑血管造影术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强化康复训练对下肢静脉畸形术后患者下肢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下肢静脉畸形行血管瘤切除术后患者61例随机分为常规组30例和强化组31例。常规组采用下肢静脉畸形术后常规康复训练进行干预,强化组则进行强化康复训练。于干预前、干预后(即出院时)、出院1个月后、出院3个月后采用美国足踝矫形外科学会(AOFAS)踝-足关节功能评分(即AOFAS评分)、踝关节活动度(背屈度、跖屈度)测量、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和中文版关节炎生活质量简易评分(AIMS2-SF)分别评估2组患者的踝-足运动功能、踝关节活动度、疼痛程度和生活质量,同时记录2组患者治疗过程中不良事件(继发跟腱挛缩、出血、感染)的发生率。结果出院1个月和3个月后,2组患者的AOFAS总分、踝关节背屈角度和踝关节跖屈角度与组内干预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干预后,强化组患者的AOFAS总分、踝关节背屈角度、踝关节跖屈角度即优于组内干预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强化组患者出院3个月后的AOFAS总分、踝关节背屈角度、踝关节跖屈角度亦显著优于常规组出院3个月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出院1个月和3个月后,2组患者VAS评分和AIMS2-SF总分均显著优于组内干预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强化组干预后和出院一个月后的VAS评分亦显著优于常规组同时间点,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住院治疗期间,常规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为30.0%,强化组无不良事件发生,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强化康复训练可促进下肢静脉畸形术后患者下肢运动功能的恢复、缓解患者疼痛的程度、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 标签: 静脉畸形 康复锻炼 下肢功能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城市道路的清洁工作是我们每个城市都会面临的问题,但传统的洒水环节存在着许多问题。然而智能洒水系统能够通过数据收集、数据处理等方式来很好的解决传统洒水环节当中存在的问题,并在很大程度上提高洒水的效率。本文将从城市智能洒水系统的工作原理以及城市智能洒水系统的实现方法和城市智能洒水系统的应用前景来对城市智能洒水系统进行阐述。

  • 标签: 智能洒水系统 道路清洁 数据处理
  • 简介: 摘 要:大型变压器是变电站和发电厂主要电能传输设备之一,运行中存在着铁损和铜损,变压器负载电流变化,其损耗随之改变,变压器所需的冷却容量需要实时调整,当前管理方式是根据变压器顶层油温及绕组温度的变化,人为进行分组投切冷却器组,达到控制变压器油顶层温升,随着智能电网的普及,第四次工业革命来临,电气自动化控制技术向人工智能化转变,原有模拟电气控制方式已经远远落后当前电网管理水平,急需做出改变以适应当前电网管理。

  • 标签:   主变压器 智能调速 智能测控 可编程控制器
  • 简介:摘要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飞速发展以及现代生活的需要,新建许多大型以及特大型石化企业,生产装置多、规模化连续生产、工艺复杂、技术密集是大中型石化企业生产的特点,因此,企业的生产装置和仪表控制系统的防雷措施十分关键。本文就石油化工仪表系统的防雷措施进行深入探讨。

  • 标签: 石油化工 仪表系统 防雷 措施
  • 简介:摘要对于电力系统来讲,其无疑处在最佳的发展时期。与此同时,在电力系统中,电气设备能否正常工作,将会对整个系统的运行效率有所影响。因此,积极构建电气设备状态监测以及故障诊断系统,将会对电力系统的正常工作有着极大的保障,本文也将对此予以详尽的叙述,以供参考。

  • 标签: 电气设备 状态监测 故障诊断系统 构建
  • 简介:摘要:认知电子战作为一种未来电子战形态,必定要走一条漫长的、复杂的、渐进的发展道路,最终构建成一个多平台、分布式、智能化的认知电子战网络。而在认知电子战远景目标实现之前,迫切需要国内电子对抗领域重视认知电子战建设,立足现有电子对抗装备的硬件基础,首先在软件层面利用先进算法为其增加智能化功能,再逐步优化硬件系统向完全的认知能力迈进,走出一条符合我国国情的电子对抗发展道路。

  • 标签: 电子战 机器学习 智能控制 人工智能
  • 简介:摘要目的构建低血糖护理信息系统,探讨其在内分泌科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在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现有血糖信息管理系统基础上,设计具有评估、报警、记录、提醒、管理等功能的低血糖护理信息系统。比较系统应用前(2017年2—12月)和应用后(2018年1月—2019年12月)护士对住院患者低血糖规范纠正的例次、低血糖记录的完整和准确例次及护理专项管理者进行质量控制的月花费时长。结果应用低血糖护理信息系统后,低血糖记录的完整性和准确性、低血糖处置的规范性与使用系统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护理专项管理者进行质量控制的时间由(7.55±1.01)h/月降至(0.41±0.21)h/月。结论低血糖护理信息系统的应用适应医院对于低血糖的管理要求,既促进了护士对低血糖事件处理的规范性,提高了书写记录的完整性和准确性,也节约了管理者进行质量控制的时间,促进了护理专项管理的科学性和数据化。

  • 标签: 低血糖症 信息系统 护理 护理质量 护理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 :分享我院使用PCNE药物相关问题分类系统(9.1)解决用药相关问题分享,总结积累工作经验;方法: 将2023年1月到2023年12月我院药师使用中国药物相关问题分类系统解决临床上的药物相关问题收集并记录进行总结归纳;结果: PCNE药物相关问题分类系统(9.1)在我院的应用具有多方面的优势。它不仅提高了医疗服务的质量和安全性,还促进了不同科室之间的沟通与协作,推动了持续改进和科研发展。

  • 标签:
  • 简介:摘要:随着科技的进步,智能化技术的核心在于模拟人类的智能思维和行为,通过数据分析和机器学习算法,使机器能够从海量数据中获取知识、进行推理和决策,并根据环境变化自动调整行动。该技术在众多领域中都有突出应用,例如在工业制造中,智能化技术可以实现自动化生产线,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在交通运输方面,智能化技术可以应用于智能交通管理系统,优化交通流量。

  • 标签: 智能化技术 电气工程 自动化控制 应用
  • 简介:摘要回顾性分析南京鼓楼医院2013年1月至2019年8月确诊、住院治疗的10例变应性肉芽肿性血管炎(AGPA)患者的临床资料。10例中5例出现神经系统受累,其中3例以周围神经病为首发表现,1例周围神经和中枢神经系统同时受累。5例周围神经受累患者中,2例表现为多发性单神经病,3例为多发性神经病。所有患者急性或亚急性起病,肢体麻木疼痛症状为突出表现。电生理检查发现感觉和运动传导波幅显著降低或消失。10例中8例应用激素联合免疫抑制剂治疗,2例单用激素治疗。8例预后良好,2例患者死亡。提示,AGPA患者常见周围神经受累;当患者出现急性或亚急性起病的轴索性周围神经病合并血嗜酸性粒细胞数明显升高时,需考虑AGPA的可能。

  • 标签: 血管炎,变应性肉芽肿性 周围神经系统 病理状态,体征和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