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增加缝线孔的锁骨钩钢板与传统锁骨钩钢板治疗急性肩锁关节脱位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3月至2020年9月手术治疗的创伤性肩锁关节脱位患者资料,根据固定方式分为传统锁骨钩钢板组和三角稳定固定组(使用增加缝线孔的锁骨钩钢板固定)。传统锁骨钩钢板组27例,男18例、女9例;年龄(37.56±8.94)岁;左侧16例,右侧11例;砸伤10例,交通伤9例,运动损伤8例;根据Rockwood分型:Ⅲ型9例,Ⅳ型10例,Ⅴ型8例。三角稳定固定组20例,男15例、女5例;年龄(38.95±9.91)岁;左侧13例,右侧7例;砸伤9例,交通伤8例,运动损伤3例;根据Rockwood分型:Ⅲ型5例,Ⅳ型9例,Ⅴ型6例。分别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喙锁间隙、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肩关节Constant-Murley评分。结果传统锁骨钩钢板组和三角稳定固定组手术时间分别为(51.07±11.27)min、(55.65±8.59)min,术中出血量分别为(87.41±15.34)ml、(90.50±14.32)ml,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1.52,0.70;P>0.05)。两组患者术后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12~14个月,平均12.28个月。术后6个月,三角稳定固定组喙锁间隙为(11.26±0.70)mm,传统锁骨钩钢板组为(12.16±0.90)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70,P<0.001)。三角稳定固定组术后第2天、3、6、12个月的VAS评分[分别为(1.80±0.77)分、0.00(0.00,1.00)分、0.00(0.00,0.00)分、0.00(0.00,0.00)分]小于传统锁骨钩钢板组[分别为(4.22±1.25)分、2.00(1.00,3.00)分、1.00(0.00,1.00)分、0.00(0.00,1.00)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65,P<0.001;Z=4.85,P<0.001;Z=3.44,P=0.001;Z=2.96,P=0.003)。三角稳定固定组术后第3、6、12个月的Constant-Murley评分[分别为(87.00±5.18)分、(91.25±2.75)分、(92.30±2.74)分]高于传统锁骨钩钢板组[分别为(76.96±5.21)分、(83.22±3.86)分、(85.22±3.49)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54,7.93,7.51;P<0.001)。传统锁骨钩钢板组手术并发症发生率70%(19/27),高于三角稳定固定组5%(1/20)。结论采用增加缝线孔的锁骨钩钢板治疗急性肩锁关节脱位可获得满意的临床疗效,较采用传统锁骨钩钢板固定更有利于早期恢复肩关节功能,减少术后并发症。

  • 标签: 肩锁关节 脱位 韧带 内固定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