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红效应”下的电影创作:以《分手信》为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出详情
摘要 经济危机中的电影创作应该努力把握大众的期待视野与心理诉求,《分手信》即是一个成功的案例。此片一方面制造梦境,逃避现实,如营造以大海、月亮、雨、吉他等元素打造的完美爱情童话;渲染怀旧氛围、抒情节奏,拉远与现实的距离;制造"奇遇时间"使男、女主人公几番波折后最终相聚,使观众获得想象性的解决与满足。另一方面电影表达了经济危机下大众的心理诉求:对传统伦理的回归,对家庭与亲情的重视与依赖,对忠诚与责任的强调,将人物呈现为道德英雄并以此肯定大众在现实生活中对抗危机的努力。
机构地区 不详
出版日期 2010年05月15日(中国期刊网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