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盆地冷锋特征及其对逆温和大气污染的影响探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出详情
摘要 摘 要:结合历史天气资料、地基和高空气象资料,结合空气环境监测资料,系统研究四川地区的冷空气活动特性,探讨其对区域逆温层和空气质量的作用。研究发现,四川地区平均每年出现的冷空气事件9.6次,其中以春季和秋季最多,强度最大。偏北路径的冷锋数量最多,平均强度也最大,春季和秋天的冷锋数量最多;从西北方向看,冷空气个例数量及强度较大,夏季多于冬季;其中,偏东路径的冷锋数量最少,强度也最小。冷锋经过时,逆温层次数减少,到了冬季又有上升趋势。冷锋过境对大气中的 PM2.5、PM10、SO2、NO2、CO起主导作用,对细粒子的作用大于气体,而随着冷空气的经过, O3,含量有上升的迹象,且与普通冷锋相比,前者具有更好的清除作用。在穿越过程中,偏东路锋对 PM2.5的去除作用最为明显,平均下降了将近50%,但对 PM2.5的去除作用最小。在冷锋经过之后,冷空气的北上过程中,冷空气对大气中污染物的影响仍然明显,使得污染物的含量不断下降。
作者 金爽
出处 《中国科技信息》 2024年3期
出版日期 2024年04月17日(中国期刊网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