坪山地区泌尿系结石成分分析的应用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出详情
摘要 摘要目的分析坪山地区泌尿系结石成分。方法回顾性分析,选取2019年12月至2021年4月深圳市坪山区人民医院收治的坪山地区成人泌尿系结石患者20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各100例。观察组男58例、女42例,年龄(55.56±10.33)岁,实施碎石治疗(体外碎石、输尿管镜碎石、经皮肾镜碎石),碎石后留取结石行结石成分分析、饮食指导;对照组男60例、女40例,年龄(56.14±10.57)岁,患者只实施碎石治疗(体外碎石、输尿管镜碎石、经皮肾镜碎石),术后只开展定时随访观察。统计两组患者泌尿系结石碎石术后复发率、健康知识掌握程度、生活质量,分析观察组患者的结石成分。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 检验。结果观察组术后复发率为4.0%(4/100),低于对照组18.0%(18/100);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010,P=0.002)。观察组发病机制、饮食状态、疾病复发、并发症知识掌握程度评分分别为(92.85±3.69)分、(93.16±4.15)分、(94.15±3.85)分、(95.10±3.99)分,均高于对照组的(83.18±4.15)分、(84.65±5.22)分、(85.67±4.11)分、(86.34±4.62)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社会功能、情感功能、心理功能、生理功能评分分别为(94.15±4.11)分、(94.26±4.00)分、(95.10±3.95)分、(94.97±4.10)分,均高于对照组的(85.67±3.97)分、(86.15±3.97)分、(84.67±4.96)分、(85.16±4.99)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分析观察组患者的结石成分,发现结石成分类型较多,其中单纯结石20例,混合性结石80例。观察组男性患者草酸钙结石、感染性结石、尿酸结石、其他结石者检出率分别为69.70%(46/66)、75.00%(15/20)、87.50%(7/8)、100.00%(6/6),均高于女性患者的30.30%(20/66)、25.00%(5/20)、12.50%(1/8)、0.00%(0/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草酸钙结石患者年龄为(53.54±13.54)岁,低于非草酸钙结石患者的(62.57±13.91)岁,尿酸结石患者年龄为(62.32±13.57)岁,高于非尿酸结石患者(50.95±13.15)岁,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对坪山地区泌尿系结石患者的临床特征进行分析,并给予针对性治疗,在治疗后为了预防复发,特对结石成分进行分析,并配合饮食指导,对减少术后复发率、提高患者健康知识掌握程度与生活质量具有积极作用,值得推广。
出处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22年06期
出版日期 2022年12月13日(中国期刊网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