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姆小说中之人性趋恶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出详情
摘要 一、生活经历对毛姆创作的影响毛姆是英国著名的小说家、戏剧家。但他早年的生活却充满了不幸,母亲在他八岁时就因病早逝,两年后父亲也不幸离世。后被伯父抚养,失去父爱、母爱过着寄人篱下的生活。他因为严重的口吃,在学校经常被高年级的学生嘲笑、欺辱。于是他养成了内向、孤僻、敏感的性格。孤苦无依的童年生活,在他的内心烙上了深深的印痕,他后来的很多小说创作都源于这段童年生活。例如毛姆的代表作《人性的枷锁》,带有明显的自传色彩。书中主人公菲利普.凯里在童年和青年时期的辛酸遭遇,大多取材于作者本人早年的生活经历。主人公由于跛足,在学校经常受到坏同学的折磨,同伴们毫无同情地把他当做一个笑话。回到家还要面对粗鲁、暴力的伯父。在小毛姆的眼中,童年的生活是灰暗的,整个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淡漠的,人的本性是罪恶、变态、扭曲的。18岁时,毛姆得到了去海德堡大学学习一年的机会。在那里,他接触到德国哲学史家昆诺.费希尔的哲学思想和以易卜生为代表的新戏剧潮流。随后即进入伦敦圣托马斯医学院学医。为期五年的习医生涯,不仅使他有机会了解到底层人民的生活状况,而且使他学会用解剖刀一样冷峻、犀利的目光来剖视人生和社会。他的第一部小说《兰贝斯的丽莎》,正是...
机构地区 不详
出处 《长城》 2010年8期
出版日期 2010年08月18日(中国期刊网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