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基础研究投入的协调机制——以医学领域重大原始创新为例的探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出详情
摘要 基础研究重大原始创新需要科研人员持续的艰苦研究才能取得,而持续稳定的资金支持是科研人员开展持续研究的前提备件。因此建立合适的基础研究资助模式是国家能够不断取得原始创新的重要保证,对国家长期发展战略的实施具有更为重要的意义。以2000年-2006年基础医学领域国家自然科学奖获奖项目为样本,分析了当前我国基础研究资助模式对重大原始创新产生的影响。结论是:我国基础研究资助两大版块,“科学基金体系”和“国家科学计划”之间的协调在基础医学领域内重大原始创新的取得过程中发挥了一定的作用,即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打基础,“973”“863”出成果。但两个资助体系内部却存在一定的问题,主要表现为科学基金体系内各种基金尚存在较严重的门户之见,以及“国家科学计划”板块在我国基础研究投入中所占比例过高。
机构地区 不详
出处 《公共管理学报》 2008年1期
出版日期 2008年01月11日(中国期刊网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