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超引流技术的腓动脉穿支皮瓣修复四肢皮肤缺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出详情
摘要 摘要目的探讨超引流技术腓动脉穿支皮瓣修复四肢皮肤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分析2014年3月至2019年8月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990医院收治的四肢创面的病例。均采用超引流技术腓动脉穿支皮瓣进行修复。术中皮瓣除常规吻合皮神经并按1∶2的动、静脉比例吻合穿支血管外,再根据皮瓣浅静脉(v)和受区浅静脉(V)在皮缘的相对位置、管径大小及静脉的长度给予匹配,按照静脉标记编号依次吻合1~3条浅静脉。上肢创面采用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分会上肢部分功能评定试用标准评定,下肢创面患者采用美国骨科足踝外科协会踝-后足评分系统评价,所有患者皮瓣感觉采用英国医学研究会感觉功能评定标准评定。结果共纳入67例,男54例,女13例,年龄21~65岁,平均44岁。创面位于上肢16例,下肢51例。术中吻合3条浅静脉的皮瓣有8例,吻合2条的皮瓣38例,吻合1条的皮瓣21例;56例直接闭合供区,11例因切取面积较大行全厚皮片移植覆盖供区。术后1例出现动脉危象,急诊探查后1/2皮瓣坏死,二期行植皮手术修复;3例出现皮瓣下积血,经清创后二期愈合;其余病例均一期愈合。随访6~44个月,术后早期未见明显肿胀及水泡,皮瓣质地与受区皮肤基本一致,后期萎缩不明显,未见色素沉着,感觉恢复较快,切口瘢痕不明显;皮瓣供区均一期愈合,无功能异常。16例上肢创面患者经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分会上肢部分功能评定试用标准评定,优12例,良3例,可1例;51例下肢创面患者经美国骨科足踝外科协会踝-后足评分系统评价,优38例,良11例,可2例;所有患者经英国医学研究会感觉功能评定标准评定,皮瓣两点辨距觉为8~10 mm,平均9.1 mm,皮瓣感觉功能48例达S3+,19例为S3。结论腓动脉穿支皮瓣手术中应用超引流技术,能有效预防皮瓣血液淤滞,降低皮瓣坏死风险,减少并发症,提高皮瓣成活质量,利于受区功能恢复。
出处 《中华整形外科杂志》 2021年05期
出版日期 2021年06月15日(中国期刊网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