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MILE术后不同瞳孔直径下视觉质量的比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出详情
摘要 摘要目的:探讨近视患者飞秒激光小切口角膜基质透镜取出术(SMILE)后在4 mm和7 mm瞳孔直径下视觉质量变化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前瞻性临床研究。选取2019年2-5月在中南大学湘雅医院行SMILE的近视和近视散光患者46例,年龄18~36岁,均选择右眼数据用于统计。采用欧卡斯视觉质量分析系统测量术眼在4 mm和7 mm瞳孔直径下术前及术后1周、1个月、3个月的调制传递函数(MTF)、调制传递函数截止频率(MTF cutoff)和斯特列尔比(SR)变化。采用主观质量问卷评估患者主观视觉质量。手术前后视力、屈光度、MTF及SR值等比较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多元线性回归分析SMILE术后3个月视觉质量变化的影响因素。结果:SMILE术后裸眼视力及等效球镜度(SE)较术前明显改善(F=210.976,P<0.001;F=144.129,P<0.001)。SMILE术后3个月,有效性及安全性指数分别为0.97±0.11、1.00±0.06,SE在±0.5 D内的患者占100%。SMILE手术前后不同时间点4 mm及7 mm瞳孔直径下SR、MTF、MTF cutoff值的总体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4 mm瞳孔直径(明视环境)下各空间频率下MTF、MTF cutoff、SR先降后升,术后1个月恢复至术前水平。7 mm瞳孔直径(暗视环境)下,MTF cutoff术后1个月恢复至术前水平,MTF、SR在术后3个月恢复至术前水平。暗视环境下,年龄、术前暗瞳大小为SR及空间频率20、25、30 c/d MTF的影响因素(B年龄=-0.440、-0.409、-0.404、-0.389,均P<0.05;B暗瞳=-0.404、-0.333、-0.371、-0.368,均P<0.05),年龄为MTF cutoff及空间频率5、10、15 c/d MTF的影响因素(B=-0.522,P=0.003;B=-0.403,P=0.008;B=-0.409,P=0.008;B=-0.416,P=0.004)。术前暗瞳大小为夜视力、眩光光晕得分的影响因素(B=-0.370,P=0.020;B=-0.417,P=0.013)。结论:SMILE术后早期明、暗环境下视觉质量较术前有所降低,暗环境下视觉质量与术前暗瞳大小及年龄呈负相关。
出版日期 2021年06月15日(中国期刊网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