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放射工作人员晶状体混浊及影响因素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出详情
摘要 摘要目的探讨长期低剂量辐射暴露及其他影响因素与临床放射工作人员眼晶状体混浊风险关联。方法于2019年7月,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的方法,整群抽取在广东省职业病防治院进行放射职业健康检查的22家广州市三甲医院的2 708名放射工作人员为研究对象。通过查阅2010至2018年广东省职业病防治院"职业健康检查信息系统"和"个人剂量监测系统",收集其基本人口学信息、各个监测周期外照射个人剂量结果和各年度放射职业健康检查中眼科检查结果,采用含时依协变量Cox模型对晶状体影响因素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2010至2018年放射工作人员晶状体混浊发病密度为185.90/万人年;与年龄<30岁组放射工作人员(93.74%)比较,年龄≥50岁组5年晶状体正常率(72.51%)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工龄<10年组放射工作人员(92.69%)比较,工龄≥20年组5年晶状体正常率(83.05%)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是临床放射工作人员晶状体混浊的影响因素(HR=14.485,P<0.01)。与年龄<30岁组工作人员比较,30~岁组、40~岁组和50~岁组5年发生晶状体混浊风险分别增加4.9%、10.1%、15.5%。性别、吸烟、饮酒、工种、工龄和年均有效剂量对晶状体混浊影响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年龄是临床放射工作人员晶状体混浊的主要影响因素,应严格控制其放射工作时间和工作强度做好放射防护。
出版日期 2020年12月13日(中国期刊网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