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皮椎体成形术联合125I粒子植入治疗椎体转移合并硬膜外脊髓压迫疗效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出详情
摘要 摘要目的探讨经皮椎体成形术(PVP)联合125I粒子植入治疗椎体转移合并硬膜外脊髓压迫(MESCC)的临床疗效及磁共振成像(MRI)评估硬膜外脊髓压迫(ESCC)分级是否有变化。方法回顾性收集2014年1月至2019年6月在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介入与血管外科采用PVP联合125I粒子植入治疗的MESCC患者共37例病例资料,其中双下肢瘫痪23例,总病变椎体39节。治疗前后定期评价视觉模拟评分(VAS)、双下肢瘫痪情况,比较不同随访时间点的VAS值;同时应用MRI评估椎管内ESCC分级变化并计算术后局部病灶有效率,分析比较术后不同随访时间的局部病灶有效率。结果所有病变椎体PVP联合125I粒子植入操作均获成功。骨水泥注入量(3.2±1.3)ml/节,125I粒子植入数(25.0±8.6)颗/节,放射剂量(15.0±5.1)mCi/节。术前VAS为8.5±0.8,术后5 d、1个月、3个月、6个月、1年以上的VAS分别为3.6±1.3、3.8±1.5、3.4±1.4、5.5±1.0及5.9±1.4,术后各随访点VAS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术后6个月及1年与术后5 d、1个月、3个月比较VAS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术后6个月VAS与术后1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05)。随访3个月时,23例双下肢瘫痪患者中有22例恢复了自主行走和排尿功能;术后1、3、6个月及>1年MRI评价MESCC局部病灶有效率分别为89.7%、91.9%、90.6%、94.7%,各随访点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PVP联合125I粒子植入治疗MESCC近期疼痛缓解和脊髓神经功能改善均显著;联合治疗后MRI显示脊髓周围瘤体缩小明显,可显著降低MESCC分级并保持较长时间稳定。
出处 《中华医学杂志》 2020年37期
出版日期 2020年10月11日(中国期刊网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