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小板计数短期动态变化对ICU脓毒症患者预后的临床预测价值:一项成人的回顾性队列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出详情
摘要 摘要目的探讨血小板计数(PLT)短期动态变化在重症监护病房(ICU)脓毒症患者预后预测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选择2015年11月至2018年10月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南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符合脓毒症3.0诊断标准、年龄18~80岁的脓毒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入ICU 28 d预后分为死亡组和存活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及临床基线数据(包括疾病严重程度、感染生物标志物、PLT及心脏、肝脏、肾脏、凝血等器官和系统功能指标与炎性指标);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指标绘制其预测28 d预后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ICU脓毒症患者28 d死亡的危险因素;基于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构建多参数模型,绘制其预测28 d死亡的ROC曲线,评估其预测价值。结果共220例ICU脓毒症患者纳入最终分析,28 d死亡61例,存活159例,28 d病死率为27.7%。与存活组比较,死亡组患者年龄更大,更容易合并心血管、肾脏、免疫系统等慢性疾病,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APACHEⅡ)、序贯器官衰竭评分(SOFA)、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评分更高,1 d和7 d PLT更低,持续性血小板减少(入ICU 1周内PLT均<100×109/L)或获得性血小板减少(入ICU当天PLT≥100×109/L,入ICU 1周内PLT下降超过初始值的50%或以上)发生率以及降钙素原(PCT)、白细胞介素-6(IL-6)的水平更高,心脏、肾脏、凝血功能更差,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但两组在性别、疾病类型、感染部位、感染病原菌和肝功能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ROC曲线分析显示,3种疾病严重程度评分均能够预测ICU脓毒症患者28 d预后,以SOFA评分的ROC曲线下面积(AUC)最大(AUC=0.878);7 d PLT的AUC大于1 d PLT(AUC:0.862比0.674);其他主要临床指标的AUC均<0.8。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SOFA评分〔优势比(OR)=1.423,95%可信区间(95%CI)为1.089~1.859,P=0.010〕、肌钙蛋白I(TnI;OR=2.056,95%CI为1.057~3.999,P=0.034)、持续性或获得性血小板减少(OR=13.028,95%CI为4.033~42.090,P<0.001)是导致ICU脓毒症患者28 d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基于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以SOFA评分、TnI和持续性或获得性血小板减少构建多参数模型,该模型预测ICU脓毒症患者28 d死亡的AUC为0.926,当最佳临界值为0.398时,敏感度为76.8%,特异度为92.8%。结论入院1周内出现持续性或获得性血小板减少对ICU脓毒症患者预后具有较高的临床预测价值,针对血小板减少的临床干预可能成为此类患者治疗的新靶点。
机构地区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上海 201620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临床研究中心,上海 200025
出处 《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 2020年03期
出版日期 2020年08月10日(中国期刊网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