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频下降型突发性聋预后相关因素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出详情
摘要 摘要目的探讨影响低频下降型突发性聋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选取2017年2月至2019年2月在山东大学附属山东省耳鼻喉医院耳内科住院治疗的成人单侧低频下降型突发性聋患者,进行听力学、前庭功能评估、影像学检查和血清甲状腺功能检测;给予相同的治疗方案,记录疗效,并随访3个月以上。应用SPSS 20.0软件分析伴发症状(耳鸣、耳闷、回音、旋转性头晕)、耳聋程度、发病诱因、基础疾病、前庭功能(双温试验)、耳蜗电图、内耳MRI钆造影及甲状腺功能等因素对患者预后的影响。结果155例患者中痊愈76例(49.0%),显效1例(0.6%),有效19例(12.3%),无效59例(38.1%),总有效率为61.9%。其中有24例(15.5%)患者在随访中出现了听力波动,1例(0.6%)进展成梅尼埃病。单因素分析显示:前庭功能、耳蜗电图、内耳MRI与患者预后存在相关性。多因素Logistic分析显示:耳闷、前庭功能、耳蜗电图、内耳MRI与患者预后存在相关性。两种分析均表明耳鸣、回音、旋转性头晕、耳聋程度、发病诱因、基础疾病与患者的预后无显著相关性(P值均>0.05)。其中旋转性头晕与性别密切相关,女性高发。病程≤1周的患者耳聋程度与预后具有显著相关性(P<0.05)。病程≤1周患者的前庭功能异常率与>1~≤2周和>2~≤4周的患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甲状腺功能异常率显著高于健康人群(P<0.05),但甲状腺功能异常与听力预后无明显相关性(χ2=0.009,P=0.923)。结论低频下降型突发性聋患者的预后与耳鸣、回音、旋转性头晕、耳聋程度、诱因、基础疾病及甲状腺功能血清学异常无相关性;发病1周内就诊,耳聋程度与预后呈正相关;甲状腺功能异常是低频下降型突发性聋发病的危险因素之一,前庭双温试验、耳蜗电图异常及内耳MRI钆造影内淋巴积水是预后不良因素。
出版日期 2020年08月10日(中国期刊网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