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盆底超声评价二次足月自然分娩后盆底肌收缩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出详情
摘要 摘要目的通过智能盆底超声检查评估近期二次足月自然分娩后女性盆底肌的收缩功能。方法选取2018年7-12月在河南省人民医院进行产后(6~9周)复查的41例二次足月自然分娩女性进行盆底超声检查,年龄24~41(33.27±4.88)岁,分娩孕周(39.67±1.15)周。随机选取同期进行产后(6~9周)复查的初次分娩产妇54例为对照组,年龄22~36(28.52±2.77)岁,分娩孕周(39.12±0.87)周。实时三维超声动态观察两组产妇静息及缩肛状态下肛提肌裂孔的形态,并采用智能盆底超声分别测量静息及缩肛两种状态下肛提肌裂孔面积、前后径、左右径及双侧耻骨直肠肌厚度,计算两种状态下各个参数的差值;同时对两组产妇进行盆底肌肌力测定,比较两组间超声参数差值及肌力有无差异。结果静息状态下初次自然分娩组及二次自然分娩组肛提肌裂孔面积、左右径、前后径、左右两侧耻骨直肠肌厚度分别为(15.92±2.76)cm2对(16.65±2.63)cm2、(40.93±5.63)mm对(40.27±6.21)mm、(55.54±6.05)mm对(57.92±5.27)mm、(7.03±1.51)mm对(7.44±1.23)mm、(7.49±1.44)mm对(7.44±1.44)mm,两组间各参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缩肛状态下两组产妇上述各参数分别为(11.76±2.62)cm2对(12.09±2.78)cm2、(37.57±5.46)mm对(37.18±4.71)mm、(42.21±5.69)mm对(43.03±7.13)mm、(8.92±1.54)mm对(8.87±1.23)mm、(8.90±1.60)mm对(9.30±2.71)mm,两组间各参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产妇上述各参数缩肛状态和静息状态下的差值分别为(4.16±2.38)cm2对(4.43±2.70)cm2、3(1.00,5.00)mm对1(1.00,5.25)mm、(13.33±6.07)mm对(14.41±6.54)mm、(1.90±1.78)mm对(1.68±1.31)mm、1(0.48,2.40)mm对1.25(0.20,2.13)mm,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产妇Ⅰ类肌纤维肌力不合格率为65%、68%(35例对28例),Ⅱ类肌纤维肌力不合格率为74%对79%(40例对32例),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二次足月自然分娩产后女性盆底肌的收缩功能较初次足月自然分娩产后未见明显降低,为临床指导二次分娩孕妇生育方式的选择及产后康复治疗提供了理论依据。
出处 《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 2020年02期
出版日期 2020年08月10日(中国期刊网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