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民族语言的尊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出详情
摘要 作为文明古国之一的中国,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语言的产生和演化,始终保持着民族的尊严和特色。无论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或一个地区,正确地运用本民族的语言,才能最直接地反映文明的程度。语言是思维的工具,也是认识成果的贮存所。人们认识客观事物形成概念,必须用语言中确切的词语把它“包装”好,否则就会“走失”。思维不能脱离语言,思维是大脑的功能。因为每一种语言都包含着一个民族认识客观世界的特殊方式,所以我们学会一种语言也就学会了该民族的独特的思维方式,这样语言就带有了民族性,具备了民族文化
作者 刘卉
机构地区 不详
出处 《戏剧文学》 2003年1期
出版日期 2003年01月11日(中国期刊网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