耐多药肺结核病治疗药物不良反应的临床观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出详情
摘要 摘要目的观察耐多药肺结核病患者采用抗结核药物治疗期间的临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方法选择我院20例耐多药肺结核病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患者均采用左氧氟沙星、吡嗪酰胺、丙硫异烟胺、对氨基水杨酸钠、阿米卡星等药物进行治疗,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患者性别、年龄、体重、不良反应症状、不良反应发生时间、各器官系统影响情况等。结果患者的不良反应症状主要表现为胃肠道不适(基本出现在2个月内),少部分患者用药后出现肝功能异常(治疗3个月内),发生不良症状的患者总计12例(占总病例数的60.0%),其中男性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女性患者,年龄较大患者的发生率高于年龄较小的患者,体重较轻患者的发生率高于体重较重的患者。结论目前所采用的抗结核药物虽能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和控制患者病情发展,但也会引起耐多药肺结核病患者出现严重的胃肠道不适反应和降低其机体的肝功能,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为此针对发生肠胃反应的患者需适当改变患者服药方法且给予患者预防性的应用保肝药物,才能有效提高耐多药结核病患者药物治疗的有效率和降低其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作者 陈冰
出处 《健康世界》 2017年15期
出版日期 2017年12月22日(中国期刊网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