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号球后注射针头行泪道探通术治疗婴幼儿先天性鼻泪管阻塞81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出详情
摘要 摘要目的探讨自制5号球后注射针头行泪道探通术治疗婴幼儿先天性鼻泪管阻塞的效果。方法年龄1-16月的婴幼儿先天性鼻泪管阻塞81例89眼,以自制5号球后注射针头,经下泪小点(泪小点扩张器扩张下泪小点后)进针探通,观察3月疗效。结果治愈80例81眼(98.9%),其中1次探通成功76例83眼(93.3%),2次探通成功4例5眼(5.6%);未愈1例1眼(1.1%)。无1例假道形成。结论用自制5号球后注射针头经下泪小管进行泪道探通术,是治疗先天性鼻泪管阻塞的一种操作简便,成功率高,并发症少且复发率低的首选治疗方法。
机构地区 不详
出处 《医药界》 2014年11期
关键词 先天性鼻泪管阻塞,泪道探通术,5号球后注射针头先天性鼻泪管阻塞大部分是由于患儿出生时鼻泪管下端Hasner瓣膜未裂开或形成一瓣形皱褶引起,为小儿眼科门诊常见疾病。临床主要表现为生后不久出现的单眼或双眼溢泪,伴有脓性分泌物等症状,泪囊区挤压常有脓液自泪小点溢出。如不及时治疗或治疗不当,会影响儿童眼部的正常发育,甚至引起急性泪囊炎 泪囊瘘 角膜炎等[1-3]。传统的治疗方法有保守治疗 加压泪道冲洗和泪道探通法等。由于部分患儿生后Hasner瓣膜可自行破裂从而临床症状消失,故对先天性鼻泪管阻塞的治疗方法和干预时机存在不同意见。我们对2013年10月至2014年10月长治市第二人民医院和长治医学院附属和平医院眼科门诊确诊为先天性鼻泪管阻塞患儿的治疗情况进行了观察,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81例89眼先天性鼻泪管阻塞,男36例41眼,女45例48眼,年龄1-4月9例9眼,4-6月42例48眼,6-12月28例29眼,12-16月2例3眼,均为长治市第二人民医院和长治医学院附属和平医院经门诊确诊的先天性鼻泪管阻塞,并经保守治疗无效,经加压泪道冲洗不通,并排除有鼻腔病变及泪小点,泪小管发育异常者。1.2治疗方法5号球后注射针头,尖端磨成钝圆,打磨光滑,高压消毒待用。所有病例均在门诊治疗室完成。术前1周滴妥布霉素滴眼液,术前泪道冲洗无或微许脓液。
出版日期 2014年11月21日(中国期刊网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 相关文献

来源期刊

医药界

相关关键词

先天性鼻泪管阻塞,泪道探通术,5号球后注射针头先天性鼻泪管阻塞大部分是由于患儿出生时鼻泪管下端Hasner瓣膜未裂开或形成一瓣形皱褶引起,为小儿眼科门诊常见疾病。临床主要表现为生后不久出现的单眼或双眼溢泪,伴有脓性分泌物等症状,泪囊区挤压常有脓液自泪小点溢出。如不及时治疗或治疗不当,会影响儿童眼部的正常发育,甚至引起急性泪囊炎 泪囊瘘 角膜炎等[1-3]。传统的治疗方法有保守治疗 加压泪道冲洗和泪道探通法等。由于部分患儿生后Hasner瓣膜可自行破裂从而临床症状消失,故对先天性鼻泪管阻塞的治疗方法和干预时机存在不同意见。我们对2013年10月至2014年10月长治市第二人民医院和长治医学院附属和平医院眼科门诊确诊为先天性鼻泪管阻塞患儿的治疗情况进行了观察,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81例89眼先天性鼻泪管阻塞,男36例41眼,女45例48眼,年龄1-4月9例9眼,4-6月42例48眼,6-12月28例29眼,12-16月2例3眼,均为长治市第二人民医院和长治医学院附属和平医院经门诊确诊的先天性鼻泪管阻塞,并经保守治疗无效,经加压泪道冲洗不通,并排除有鼻腔病变及泪小点,泪小管发育异常者。1.2治疗方法5号球后注射针头,尖端磨成钝圆,打磨光滑,高压消毒待用。所有病例均在门诊治疗室完成。术前1周滴妥布霉素滴眼液,术前泪道冲洗无或微许脓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