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酒精性肝硬化患者血清脂肪因子的临床意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出详情
摘要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酒精性肝硬化患者血清脂肪因子的临床意义。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4年3月~2016年3月于我院治疗的52例酒精性肝硬化患者作为肝硬化组,其中Child-Pugh分级A级17例,B级20例,C级15例;同时选择32名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检测并比较肝硬化组及不同Child-Pugh分级的肝硬化患者与对照组的血清网膜素、脂联素、内脏脂肪素及其他相关的临床生化参数;采用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法及线性回归方程分析酒精性肝硬化患者血清脂肪因子与各生化指标的相关性。结果肝硬化组患者血清网膜素、脂联素水平分别为(925.19±167.58)ng/L和(908.06±156.96)μg/L,明显高于对照组(793.68±100.38)ng/L、(649.97±105.01)μg/L(P<0.05);肝硬化组患者内脏脂肪素水平为(18.61±3.75)μg/L,明显低于对照组(23.39±6.15)μg/L(P<0.05);Child-Pugh分级A、B、C级肝硬化组患者间网膜素、脂联素、内脏脂肪素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随着Child-Pugh分级A、B、C级的逐渐增高,肝硬化组患者的HOMA-IR和IL-6水平也逐渐升高(P<0.05)。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肝硬化组患者血清网膜素、脂联素、内脏脂肪素水平与胰岛素抵抗指数及胰岛素水平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肝硬化时网膜素、脂联素升高,内脏脂肪素下降,其可作为预测肝硬化的指标,但不能作为肝功能严重程度的评估指标。
出处 《中国医学人文》 2017年4期
出版日期 2017年04月14日(中国期刊网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