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级绿道实践使用后评价研究——以佛山市怡海路和桂城东社区绿道为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出详情
摘要 摘要:绿道实践正在中国展开,其中社区级绿道作为绿道网络的最末端,与人的关系最为密切。社区级绿道的功能以人的游憩活动为主,以生态功能为辅,因此,在进行社区级绿道规划设计中应以考虑人的行为模式为主。使用后评价是一种对已有事物的优缺点进行评价的较为优越的方法,本文从社区级绿道的使用后评价着手,试图通过对人在社区级绿道中的活动特征,人的行为模式,人对已有社区级绿道的各种细节的意见反映社区级绿道在规划设计中的重点。本文在对佛山市怡海路和桂城东的实地调查中得出,人群在社区级绿道中的活动大多以日常行为为主,社区级绿道的社会效益体现的十分完善,但目前还存在着社区级绿道中的活动人群还较少,设施配套还较不完善,人群的使用习惯较差等问题,仍需在进一步设计和管理中进行改善。关键词:社区级绿道使用后评价(POE)佛山市怡海路桂城东小区一、引言国际上的绿道研究热潮一直不减,国内在绿道研究上也不断与国际接轨,各类研究的进程不断加快。我国首次进行绿道的相关研究的论文出现在2000年[1],文中还对目前我国绿道研究的主要几个方面进行了论述,并认为应继续关注绿道的实践阶段,而不能仅仅停留在绿道的设计的假设阶段。到目前为止,中国有关绿道的研究不断增多,各类研究视角也不断的增多,为社区绿道的实践提供了相关的理论借鉴。在社区绿道的相关研究上,我国较早关注到社区绿道节点即社区公园的建设上。国内许多城市意识到大力建设社区公园是改善人居环境的良好对策,并且由于社区公园的缺失,许多街旁绿地也正在成为社区活动的中心[2]。社区公园作为社区绿道的组成部分,其设计也需考虑与周围环境的协调,并在出入界面上具有一定的要求,以求吸引更多的市民进入公园活动。因此,社区公园的设计的理论研究对于社区绿道的研究具有很大借鉴作用……
机构地区 不详
出处 《科学与技术》 2011年10月
出版日期 2011年10月07日(中国期刊网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