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中小学班主任工作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出详情
摘要 [摘要]要做好农村中小学班主任工作,就要最大限度的放宽学生自由活动的空间,让学生在繁忙的学习中寻找轻松和快乐;就要充分发挥班干部的作用;就要注重家访工作;就要充分发挥科任教师的协同配合作用;就要充分利用班会课进行思想德育教育.[关键词]放宽包容协同配合在新的教育教学改革的大背景下,农村学校特别是初级中学的班级管理日益复杂,随着九年义务教育的深入,班主任的工作特点、工作方法也随之而发生变化。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有效地推进班务工作,有效地促进学生健康快乐的成长,成为农村班主任教师急需解决的一大问题。就本人从事几年的班主任工作的经验来看,要改变农村中学班级管理跟不上教育的发展形势的这一弊端,还须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最大限度的放宽学生自由活动的空间,让学生在繁忙的学习中寻找轻松和快乐目前,由于校际之间存在着激烈而微妙的竞争,学校为了追求升学率,单一的强调学生的成绩,而轻视了学生在平时的养成教育,成为影响学生自我发展的障碍,学生在浓重的、紧张的学习气氛中,显得空虚和无奈。班主任在这种情况下工作,俨然一个全职的保姆,对学生管得太死,管得太严,容易造成学生的身心疲惫。究其原因,是我们忽视了中学生自我发展和个性特点,学生在班主任的百般“呵护”下,走不出狭小的、封闭的空间,无法释放自我,要么事事顺着意思强迫自己去适应教师的管理;要么就叛逆,与教师的意向走向反面,事事与教师“对立”,这一点在农村中学中最为普遍,原因是中学生的叛逆心理造成内心的反向发展。这两个方面,都容易造成班级管理的无序化,由此一来,学生在班级管理中学得过于紧张、苦、累;而班主任在管理中也显得疲备不堪。要改变这种现状,一是教师要放开学生的手脚,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二是要了解学生心理发展特点,从心理学的角度引导学生健康、有益的发展。让学生在比较宽松的环境中去自我把握,自主成长,教师在管理中做到有张有弛、严而不厉、严而有格,尽可能的包容学生的缺点,尽量的满足学生的心理发展需求而不是事事都参与管理。班主任教师只有充分的相信学生,学生才会懂得理解教师的工作,才会在学习中获得轻松和快乐。
机构地区 不详
出处 《教育理论与教学研究》 2012年3月(下)
出版日期 2012年04月19日(中国期刊网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