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在“鬧學”——《牡丹亭》創作藝術探索之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出详情
摘要 湯顯祖的《牡丹亭》,曾被人認爲非'場上之曲',不適舞臺演出。本文通過剖析作爲全劇矛盾契機的《閨塾》一齣,説明它以喜劇化的手段,對封建教育進行入骨的諷刺;説明它在情節結構、細節處理、人物語言等方面,都具有强烈的戲劇性和動作性。它表面上是明寫春香在鬧學,實際上是處處暗寫杜麗娘在鬧學。它脱胎於話本《杜麗娘慕色還魂》一段平淡的叙述,却做了全新的創造,從而深化了整部戲的題旨。這一切,表明湯顯祖已是純熟地掌握戲劇藝術的作家。
机构地区 不详
出处 《戏曲与俗文学研究》 2017年1期
出版日期 2017年01月11日(中国期刊网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