哮喘病血清嗜酸性粒细胞阳离子蛋白测定及临床意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出详情
摘要 目的探讨测定哮喘患者血清嗜酸性粒细胞阳离子蛋白(ECP)临床意义及理论根据.方法采用化学发光免疫测定36例哮喘轻中度发作患者血清ECP及肺功能最高峰值流速(PEF)和第1秒用力呼气容量(FEVI),并予以吸入糖皮质激素(丙酸倍氯米松)治疗3个月后以及停用丙酸倍氯米松4周后各复查血清ECP、肺功能.对照组30例为非哮喘病人,仅测定血清ECP.结果哮喘病人血清ECP明显高于非哮喘者,有明显差异(P<0.01).停用吸入激素4周后,哮喘患者血清ECP复又升高,肺功能下降(P<0.01).结论血清ECP是哮喘病一很好的疾病标记物,检测血清ECP在哮喘病的诊断、疗效评价以及预后估计中有确切的临床意义.
机构地区 不详
出处 《浙江临床医学》 2004年1期
出版日期 2004年01月11日(中国期刊网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