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忆北平和平起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出详情
摘要 辽沈、淮海战役结束后,“华北剿总”尚握有重兵60万,成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向全国进军的一大阻力。当时的形势是:国民党南京政府逼傅军海运江南,保存实力;共产党重兵压境,将津唐京张分割包围,先打两头,斩断傅军南逃西窜之路,逼其起义,保存故都。傅作义则是以战的姿态应付国民党,以平等的联合(即组织联合政府)希望于共产党。早在1948年11月17日,淮海战役打响11天之后,傅作义就通过在北平的地下党给毛主席发出电报联系,表明要求和谈,不愿再打内战,为了国家和平统一,请示派南汉宸(晋南同乡,1936年百灵庙大捷时,毛主席曾打电报给傅作义表示祝贺,并派南汉宸带慰问品和锦旗参加百灵庙抗战祝捷大会)先来平谈判,并报告傅在北平实际控制的空、陆军数量,但未收
机构地区 不详
出处 《山西文史资料》 2000年1期
出版日期 2000年01月11日(中国期刊网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