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2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调查女性缺血性卒中后抑郁(post-strokedepression,PSD)诊断及治疗情况,井分析女性缺血性卒中合并糖尿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及高血压后抑郁发生情况。方法回顾性收集我院神经内科及老年科2009年10YJ至2010年10f]期间住院〉50的女性缺血性卒中患者资料,统计PSD发病率、诊断及药物治疗情况,并对合并糖尿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高血压病患者PSD发病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①结果显示222例女性缺血性卒中患者中有72例(32.4%)被诊断为PSD,其中40例给予抗抑郁药物治疗。②女性缺血性卒中合并糖尿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高血压病组抑郁发病率分别为55.8%、47.4%、3g.7%;合并糖尿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缺血性卒中患者PSD发病率明显高于整体卒中患者(P分别为0.000和0.012)。结论本次调查中50以上女性缺血性卒中患者PSD诊断率为32.4‰女性缺血性卒中患者合并糖尿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后抑郁发病率明显高于整体卒中患者。

  • 标签: 抑郁 卒中后 糖尿病 冠状动脉疾病 高血压
  • 简介:目的分析老年重型颅脑外伤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影响老年人重型颅脑外伤预后的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73例急性重型颅脑外伤老年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生存组及死亡组中各种因素的构成比,确定其对预后的影响.统计方法使用t检验、x2检验及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本组生存30例,其中恢复良好5例,轻中残9例,重残13例,植物生存3例;死亡43例,死亡率为58.9%.结论老年重型颅脑外伤(TBI)患者死亡率高,预后差.年龄是影响预后的独立因素;GCS评分、瞳孔对光反射、原发性昏迷时间等指标是判断预后的重要因素.

  • 标签: 重型颅脑外伤 老年人 预后
  • 简介:目的分析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介入神经病学科进修人员的现状,为提高神经介入教学水平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择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2012-2017年在介入神经病学科进修学员,对相关介入操作"零"基础的学员进行调查。调查内容包括学员的年龄、性别、职称、工作单位级别及学习后的理论与实践考核成绩等。结果在112例介入操作"零"基础学员中,男性学员108例(96%),中高级专业职称101例(90%);经过6个月的学习,熟练或较为熟练地掌握相关理论知识92例(83%),熟练或较熟练掌握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subractionangiography,DSA)81例(72%)。理论与实践均取得较好成绩的年龄集中在26-35之间。结论神经介入技术与理论的最佳学习年龄在26-35之间。针对"零"基础的神经介入学员,应根据学员前期的工作经验和教育基础因材施教,开展个性化教育。

  • 标签: 神经介入 教学 进修医生 继续教育
  • 简介:赫尔辛基青年卒中注册研究者对1008例15~49的首发卒中患者进行的分析提示,缺血性卒中发生率在40时明显增加,男性和44以上患者的卒中危险因素明显较多。

  • 标签: 缺血性卒中 卒中患者 青年卒中 危险因素 发生率
  • 简介:目的探讨P53家族新成员P73及P63在脑星形细胞瘤中的表达和在不同恶性程度中的表达变化.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61例不同恶性程度的星形细胞瘤P73及P63基因的表达情况,与置换一抗的空白对照组比较,并同时进行组间对照.结果P73与P63总的阳性表达率为31.15%和40.98%.组间对照:P73组3~4级与1~2级比较P<0.05,2~3级与1~2级比较P>0.05;P63组3~4级与1~2级比较P<0.01.,2~3级与1~2级比较P<0.05.结论P73及P6.3作为P53家族的新成员可能是候选的抑癌基因,且随着恶性程度的增加其表达越明显.

  • 标签: P73基因 P63基因 脑星形细胞瘤 基因表达 免疫组织化学
  • 简介:目的观察分析不同年龄段平衡功能的不同表现,以及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因素。方法将109例受试者按年龄划分为青少年组、中青年组和老年组。使用Swaystar检查装置记录7项平衡试验中躯体前后、左右晃动的角位移和晃动总面积。结果(1)当视觉、本体觉或前庭觉传入信息受到干扰时,老年组平衡功能明显较差;单左腿站立时,老年组躯体晃动幅度明显大于另外两组(P〈0.05),然而单右腿站立时,三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2)青少年阶段的姿势调节主要依赖于视觉。结论随着年龄的增加,本体觉和前庭觉减退会导致平衡功能的降低;而在青少年时期视觉在姿势调节过程中占主要地位。

  • 标签: 正常人 平衡功能
  • 简介:目的:探讨使用脑血管药物的患者中不良反应发生同性别与年龄的关系。方法从我院2012年3月至2014年3月使用脑血管药物后出现不良反应的患者中选取20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男性128例(64.00%),女性72例(36.00%),年龄≥60患者117例(58.50%),<60患者83例(41.50%),对其不良反应情况进行数据分析。结果男性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段患者不良反应情况差异较大,其中50~59,60~69年龄段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最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血管药物可导致不良反应较多,且不良反应发生与患者年龄及性别具有较大关系。

  • 标签: 脑血管疾病 药物治疗 不良反应
  • 简介:目的探讨血浆Aβ变量(Aβ40、Aβ42水平及其比值)在正常衰老和阿尔茨海默病(AD)疾病过程中的变化规律及对AD其诊断价值.方法双抗体夹心ELISA检测113例AD患者和205例不同年龄段健康者的血浆Aβ水平并分析其与AD临床的相关关系.结果在正常衰老过程中Aβ40和Aβ42水平呈现相反的变化曲线.AD患者Aβ40水平显著高于与其年龄匹配的正常老年组(P=0.002),而Aβ42水平却显著低于后者(P<0.001),但在AD自然病程中Aβ变量没有明显改变.ROC分析表明:以aNC组Aβ比值的x+2s(15.9)为截断点时,其对AD诊断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24%和96%.结论血浆Aβ变量呈现年龄和疾病相关性变化,其中Aβ比值有助于AD的临床诊断.

  • 标签: 阿尔茨海默病 酶联免疫吸附法
  • 简介:目的了解40后在岗与下岗职工的心理状况,为心理干预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随机选取某工厂120名40后的在岗职工,井随机选择同年龄段的某区120名下岗职工,应用SAS、CES-DE量表进行心理健康状况测查。应用SPSS统计软件对所测数据作t检验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二组人群心理健康状况差异显着(P<0.01),下岗时间与婚姻状况是影响JC理健康状况的重要因素(P<0.05)。结论40后下岗职工的心理健康状况问题不容忽视,应建立健全社会保障系统,增进这一人群的心理健康水平。

  • 标签: 下岗职工 心理状况 对比分析 心理健康状况 多元逐步回归分析 SPSS统计软件
  • 简介:目的提高对Ⅱ型神经纤维瘤病的病因、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的认识。方法结合文献,复习收治并随访50年的1例Ⅱ型神经纤维瘤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和影像学资料,总结其疾病的临床演变过程和治疗经过。结果女性患者,53,无家族遗传史。临床表现为先后发病的双侧前庭神经许旺细胞瘤,符合Ⅱ型神经纤维瘤病的诊断。34时发现右侧前庭神经许旺细胞瘤,行开颅肿瘤切除术,后因肿瘤复发而行γ-刀立体定向放射治疗;42时诊断为左侧前庭神经许旺细胞瘤,行γ-刀立体定向放射治疗。影像学随访至今双侧前庭神经许旺细胞瘤无复发。同时存在右侧三叉神经许旺细胞瘤、多发脑膜瘤、脊膜瘤,以及周围神经的神经纤维瘤,神经系统受累广泛。近20年来多次施行手术及γ-刀立体定向放射治疗。病理诊断为前庭神经和三叉神经许旺细胞瘤、过渡型脑膜瘤、纤维型脑膜瘤、神经纤维瘤等。现患者能够生活完全自理,右侧面部感觉减退,右侧耳聋,右侧周围性面神经麻痹,左侧肢体肌力4级。结论Ⅱ型神经纤维瘤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疾病,预后差,早期诊断和治疗对保留患者听力、延长生命和提高生活质量至关重要。

  • 标签: 神经纤维瘤病2型 神经外科手术(学) 放射外科手术 随访研究
  • 简介:目的探讨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疗效.方法对50例精神分裂症单用利培酮治疗8周.入组前及治疗后2、4、6、8周经PANSS量表评定.结果对治疗精神分裂症有效率为94%,显效率为66%,治疗中副反应轻微.结论利培酮是治疗精神分裂症阳性症状和阴性症状都有效的抗精神病药.

  • 标签: 利培酮 治疗 精神分裂症 疗效观察
  • 简介:目的本文旨在探讨性别、年龄、卒中类型和卒中后失语症分类间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7月~2012年7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收治的符合病例入排标准的421例急性卒中患者,应用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神经内科汉语失语检查法中的利手评定标准进行利手判定、西部失语成套测验进行失语症的分类及失语指数(AphasiaQuotient,AQ)评分,按照年龄不同分为青、中、老年三组,按卒中类型分为脑梗死及脑出血,结合不同性别观察失语症类型的分布情况,比较不同年龄、性别以及卒中类型间失语症类型分布有无差异。结果入选患者均为右利手,男性占69.60%,女性占30.40%。失语症类型如下:运动性失语116例(男85例,女31例),感觉性失语35例(男20例,女15例),传导性失语15例(男10例,女5例),经皮质运动性失语63例(男50例,女13例),经皮质感觉性失语11例(男8例,女3例),经皮质混合性失语27例(男13例,女14例),命名性失语73例(男47例,女26例),完全性失语81例(男60例,女21例),经统计学分析,男性卒中后失语症发生率(69.60%)明显高于女性(30.40%)(χ2=11.57,P=0.003),尤以青中年(≤65)为主(73.38%),老年期(〉65)女性发生率逐渐升高(42.97%),与男性差异逐渐缩小(26.28%);性别对失语症类型无明显影响(χ2=13.84,P=0.054),男女患者均以运动性失语最常见(分别为29.01%、24.22%);各年龄组患者失语类型分布无明显差异(χ2=14.94,P=0.382)。脑梗死所致失语症患者较脑出血所致者更为多见(分别为306例和115例),但在失语症类型分布上差异无显著性(χ2=13.23,P=0.067),除女性脑出血患者外,均以运动性失语最为常见(分别为29.82%,29.55%,26.67%)。结论年龄、性别及卒中类型对卒中后失语症类型分布均无明显影响,男性卒中后失语发生率明显高于女性且患病平均年�

  • 标签: 卒中 失语症类型 性别 年龄 卒中类型
  • 简介:目的探讨颅骨成形术中应用带颞肌游离皮瓣法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50例颅骨缺损修补患者的临床资料,术中增应用带颞肌游离皮瓣。结果49例患者一期愈合,未出现硬膜下和硬膜外血肿及皮下积液;1例出现钛网排斥反应和皮瓣炎症反应,再次手术取出钛网后皮瓣愈合。术后随访1月.3年,49例患者均头部外观对称美观,未出现钛网活动和翘起现象、咀嚼肌活动受限、皮肤刺穿等不良反应,另1例因切口瘢痕增生明显致毛发生长欠佳。结论带颞肌游离皮瓣颅骨成形法能够将三维成形钛网的优点最大程度发挥出来,颞部塑形美观,固定牢靠,可大大减少颅骨修补术的常见并发症。

  • 标签: 颅骨缺损 颅骨成形术 带颞肌游离皮瓣
  • 简介:WithintheCNSnuclearfactor-kappaB(NF-κB)transcriptionfactorsareinvolvedinawiderangeoffunctionsbothinhomeostasisandinpathology.Overtheyears,ourandothergroupsproducedavastarrayofinformationonthecomplexinvolvementofNF-κBproteinsindifferentaspectsofpostnatalneurogenesisInparticular,severalextracellularsignalsandmembranereceptorshavebeenidentifiedasbeingabletoaffectneuralprogenitorcells(NPC)andtheirprogenyviaNF-κBactivation.AcrucialroleintheregulationofneuronalfatespecificationinadulthippocampalNPCisplayedbytheNF-κBp50subunit.NF-κBp50KOmicedisplayaremarkablereductioninadulthippocampalneurogenesiswhichcorrelateswithaselectivedefectinhippocampal-dependentshort-termmemory.MoreoverabsenceofNF-κBp50canprofoundlyaffecttheinvitroproneurogenicresponseofadulthippocampalNPC(ahNPC)toseveralendogenoussignalsanddrugs.HereinwebrieflyreviewthecurrentknowledgeonthepivotalroleofNF-κBp50intheregulationofadulthippocampalneurogenesis.InadditionwediscussmorerecentdatathatfurtherextendtherelevanceofNF-κBp50tonovelastroglia-derivedsignalswhichcaninfluenceneuronalspecificationofahNPCandtoastrocyte-NPCcross-talk.

  • 标签: 星形胶质细胞 神经前体细胞 海马神经细胞 NF-ΚB 介导 中枢神经系统
  • 简介:胰岛素泵又称为持续皮下胰岛素输注(CSII),主要特点是机体对胰岛素的吸收稳定,使血药浓度趋于平稳,还可通过患者病情和血糖的变化来调节基础率、临床基础率及餐前大剂量,平稳控制血糖,减少低血糖的发生,胰岛素泵作为糖尿病强化治疗的一种先进手段,正在世界范围内得到广泛使用[1].

  • 标签: 糖尿病神经病变 胰岛素泵 保治疗 持续皮下胰岛素输注 联合 控制血糖
  • 简介:20世纪30年代初我国神经外科尚属空白,国内仅有关颂涛、赵以成、张查理及张同和等少数外科医师为患者施行过颅脑手术。由于这门自外科和神经内科发展而来的新兴学科需要特殊的手术设备和技术,加之当时的患者尚难以接受颅脑外科手术,即使曾经在加拿大蒙特利尔神经病学研究所专门进修神经外科的赵以成教授,回国后亦鲜有用武之地。大多数医师对这门专业更是知之甚微。

  • 标签: 神经外科 创业 颅脑外科手术 外科医师 颅脑手术 手术设备
  • 简介:目的了解北京市朝阳区八里庄地区40以上人群脑卒中危险因素、暴露水平及其人群分布特征。方法研究为横断面调查研究,以年龄≥40的人群作为研究对象,采取整群抽样方法,对8888例研究对象采用统一问卷调查和体格检查,通过统一的脑卒中风险评估表进行脑卒中风险评估;对初步筛查为高危人群的研究对象进行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查。结果经过脑卒中风险评估,低危5622例(63.25%),中危1537例(17.29%),高危1729例(19.45%)。研究对象男性平均年龄为62.1±13.2,女性60.2±12.2。在40~69年龄段,高血压病、心房颤动或瓣膜性心脏病、糖尿病、明显超重等因素呈现随年龄增长而增加的趋势;而吸烟率则呈现随年龄增长而降低的趋势。〈50组的人群体力活动量最少519(28%)。高危人群中男性453例(26.20%),女性1276例(73.80%)。男性吸烟率(41.9%)显著高于女性(5.6%);血脂异常率、卒中家族史因素女性高于男性,差异有统计学显著意义(P均〈0.05),人群中具有一个危险因素的比例最高为3397例(53.63%),具有4个以上危险因素者643例(10.15%)。结论八里庄地区≥40人群中,脑卒中危险因素整体水平较高;高血压病、心房颤动或瓣膜性心脏病、糖尿病等因素在40~70年龄段内,呈现增加趋势;高危人群中,高血压病、血脂异常、卒中家族史为人数分布前三位的危险因素。

  • 标签: 脑卒中 筛查 危险因素 现况调查
  • 简介:2008国际护理学术会议于10月日~13日在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隆重召开。本次会议由卫生部医院管理研究所、北京大学医院管理研究中心联合主办,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承办。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护理部经过精心筹备的这次大会也是全院护理人向院庆50周年的献礼。

  • 标签: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护理学术会议 国际 医院管理 医院护理部 研究所